法制日报:官话难禁的背后是权利缺位——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法制日报:官话难禁的背后是权利缺位
2009年10月27日 09:22 来源:法制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9月25日,江苏省睢宁县组织了一次行政语言和行政行为改革动员会。从2008年开始,睢宁发起行政语言和行政行为改革,拿会议和干部讲话“开刀”。长期以来,睢宁县的会议大多冗长沉闷,效率低下,干部讲话中充斥着“套话、废话”。睢宁发起的行政语言改革,是对此的一次大胆挑战。(10月26日《中国青年报》)

  对于行政话语“假、大、空”之类的官场流俗,民众可谓反感久矣,但苦于并无便捷有效的诉求表达渠道,以对其投之立场鲜明的反对票;并且,此类行政话语一旦被系统性、普遍性地复制传播,其生命力是极其顽强的。原因在于,它的低复制成本带来的却是极漂亮的行政高姿态,它有助于话语表达者首先抢占一个体制内形象高地,或至少也让自己不处于体制内话语表达系统的低洼地带。与此同时,它所标识的正确性,更是让言说表达者青睐有加、趋之若鹜;低风险、低成本,对应的却是高调、高姿态,如此可观的体制内行政话语表达产出比,当然让其信众和消费群体长线收藏。于是,积郁已久的体制外民众只能以自制小段子,曲线表达反感与不满,诸如:“开会没有不隆重的;闭幕没有不胜利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领导没有不重视的;成就没有不巨大的;工作没有不扎实的;效率没有不显著的;人心没有不振奋的……”等调侃段子的口口相传,也就实属必然了。

  以行政或政治属性为区隔标识,体制内与体制外,系统内与系统外,行政场域与社会场域之间,存在若干话语表达方式和路径的差别,其实可以理解,毕竟,行政话语有它特定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完全苛求它大众化、民俗化也是不现实的。但是,如若这一差别过于悬殊,甚至到了各说各话、南辕北辙的程度,二者的冲突将一触即发。当然,很多时候,体制外的异议,往往能够促成体制内自我改良与自我纠正的效果,因为在权利觉醒时代,过去以行政话语为代表的单向度权力话语传播模式,已被新的社会生态部分消解和改良了,行政话语不再高高在上、不容置喙了,它的亲民化、亲和化趋势将无可阻挡,这是权利时代的必然,也是行政伦理、政治文明突破和发展的历史趋向。毕竟,任何一种话语系统,当它空心化、虚伪化、泡沫化到了一定程度,都面临救赎与自我救赎的现实抉择。

  以“官话、套话、大话、空话、废话”为代表的陈旧行政语言必定无法长久流袭下去。如是观之,睢宁的行政语言改革,其实只是对权力话语和权力人格流弊的初始性修复,并且,就目前看来,其动刀方向仍只是表象疮肿,这种以地方权力核心人物的阶段性支配力为主导的系统内、体制内改良,能否让此行政积习流弊彻底拨乱归正,是很可存疑的。

  因为,它缺失着两个极重要的改革动力要素。其一,社会权利主体的参与和监督,经验一再证明,只有公众这一社会权利主体的实时介入,才可能在开放和全流通的社会环境中,创造权力与权利良性互动的和谐景象,而它是真善行政话语永续繁衍的必要土壤。其次,当权利主体缺少对行政权力的有效制约时,如何防止变脸版、变形版空伪行政话语的死灰复燃?须知,惟权力意志的行政“大嘴”与“巧舌”,从来都将主要智慧和精力,放在向上表达上,作权力上层喜欢或隐隐偏爱的表达。不无遗憾的是,倾心倾情于真善话语生态的社会权利主体,恰恰在这一权力结构上处于弱势。它必然让睢宁式的行政话语和行政行为改革,充满了诸多不确实性。 萧郎 沈海涛/画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