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安门广场56根民族团结柱去留引关注——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北京天安门广场56根民族团结柱去留引关注
2009年11月04日 11: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2009年9月15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刚亮相的民族团结柱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吸引了中外游客竟相拍照留影。 中新社发 玉龙 摄


 

    9月15日,28根巨大的民族团结柱在天安门广场东侧竖起,吸引不少游客的目光。这些柱子能抗瞬间十一级大风,还安装了避雷针。作为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国庆庆典背景之一,天安门广场计划安置56根民族团结柱,每根民族柱13.6米高,26吨重,以“中国红”和“金色”为主色,柱子上均绘有一对穿着民族服装的男女舞者,代表中国56个民族。 中新社发 郑雄增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天安门守护着故宫的南通道。1912年,中国最后一个王朝垮台之前,皇帝的权威一向通过这道大门向外传播。

  此后的10多年,随着最后一个王朝的垮台,它防护和象征的功能也随之瓦解。它的后面还是旧日的皇家庭院,它的前面已经成了政治家、学生和工人的集会、游行之所。

  1949年,天安门前拥挤的小胡同被推平,建起了一个巨大而壮观的广场。同时它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它被寄望成为一个纪念的广场、政治的广场。

  此后,这个44公顷的特殊空间,被寄予了越来越多的时代含义。

  1959年,当人民大会堂、革命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落成时,它是一个人民集会的广场;1977年,毛主席纪念堂的落成时,它被赋予了领袖瞻仰的功能;直至今日,当56根团结柱即将“扎根”天安门广场的消息曝出后,让这片不断被做加法的场所又将被赋予更新的内涵。

  团结柱“扎根”天安门广场?

  团结柱极有可能成为天安门广场上的又一永久性建筑。此前,天安门广场上的永久性建筑只有开国前夕奠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和1977年落成的毛主席纪念堂。

  一名曾多次参与天安门规划的专家称,“天安门广场是一个政治的广场,在这里修建任何建筑,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政治意义。”

  本刊记者/王婧

  刚刚过去的国庆60周年盛典不仅令国人欢欣鼓舞,也向外界充分传达了中国团结、统一的信息。放置于天安门广场的民族团结柱也是这一信息的承载者。

  民族团结柱上端为金色的莲花瓣和卷草纹图案,柱底是金色的莲花瓣底座,均采用了人民大会堂东侧门柱的图案元素,寓意56个民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人,建设民主政治、共同享有当家做主的权利;用“中国红”装饰的柱身部分,采用载歌载舞的图案,表达出56个民族,共同欢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心情和对祖国美好明天的祝福。

  团结柱的设计者路建康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团结柱的寓意是很好的,能够反映国家对民族和谐的重视。”

  60周年大庆之后,天安门广场的客流量突破了820万人次,超过去年“黄金周”全北京接待游客的总数。据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统计,从1日到11日60辆国庆彩车陆续从天安门广场撤离之时,天安门地区游客总数突破了1200万。

  而此时,团结柱的去留却开始纠结着它的设计者路建康。

  10月11日,路通过媒体透露,将出台“民族团结柱永久矗立天安门广场”的具体方案,团结柱将在当晚移入天安门广场内。

  这意味着团结柱极有可能成为天安门广场上的又一永久性建筑。此前,这里只有开国前夕奠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和1977年落成的毛主席纪念堂。

  但时至今日,巍然屹立于广场东西两侧的56根民族团结柱仍然“原地待命”。

  它们究竟是“扎根”天安门广场,还是集体撤出,正在成为全社会越来越关注的话题。

  团结柱的最初创意源于1999年在北京举办的第六届少数民族运动会。“那时候我们升起了56朵民族花”,路建康说。到了2003年,在宁夏举办第七届民族运动会时,路建康就提出“共和国是靠民族的支柱支撑着”的,在这个理念下,他设计了“民族图腾柱”。

  在这两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中,路建康均担任组委会大型活动部常务副部长。

  不管是56朵民族花,还是56根民族团结柱,高度都是同样的。”路建康说。

  56根同等高度的民族团结柱分列广场东、西两侧,分布在人民大会堂与国家博物馆中间,南北跨度达265.97米,间距5.91米,上空悬浮着烘托节日喜庆氛围的60个充气大红宫灯。

  国家民委副主任吴仕民曾在10月2日的《人民日报》上撰文称,民族团结柱“远看如将士列阵,威武豪壮;近看如楼桩初起,勃然向上。沐秋风玉露,披朝霞夕照,蔚为大观。”

  它们与2块LED大屏幕共同组成了地面、空间和空中三位一体的庆典大背景。路建康说,“这种设计突破了以往庆典的平面布局,是广场背景布置中最大的亮点”,并且“得到了中央和北京市各级领导的一致肯定”。

  1999年国庆50周年庆典时,路建康就曾是庆典背景的设计者。“我做50周年国庆背景的时候,发现拍摄时,中层画面都没有,空中没有东西。”吸取当年的经验教训,十年后,他采用了民族团结柱的创意,“56根柱子竖在那里,共同支撑着共和国的基业。这样一照,中层画面就每次都有团结柱。”

  如此巧妙的设计,最终达到了圆满的效果。“第一次排练时,领导的评价是‘近乎完美’。第二次,评价‘无懈可击’。到了第三次游行和背景合练的时候,国家领导人给我们打95分,留了5分的余地,让我们争取100。”

  国家环境保护部为了给70个老干部的合唱配上背景视频,甚至清晨5点就赶到天安门广场,拍下56根民族团结柱,他们称团结柱的视频背景使得合唱“达到了词曲与画面的最佳统一”。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