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网友该“关起门来骂政府”吗——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新京报:网友该“关起门来骂政府”吗
2009年11月16日 03:03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据《楚天都市报》11月13日报道,武汉市市长“网络问政”,面对网友以尖锐问题“拍砖”,一一作答并表示,网友“对政府有意见可以骂”,但“对外应有城市荣誉感”。他打比方说,对于我们的城市,就像对待我们的孩子,在家里骂,但在外面应该都说好。

  市长的意思很清楚,应该允许网友骂政府,因为他们希望政府做得更好,但网友应该“关起门来”骂,不要在外面骂,因为有损武汉市的形象。

  应该说,市长直面网络意见并加以鼓励,表现出了对网友批评和监督的开放态度,市长认识到“网络是政府了解民意的重要渠道和沟通桥梁,希望能听到市民对政府最直接的意见和建议”。这与某些地方政府官员闻过则怒形成了鲜明对比。一些官员容不得任何批评,甚至动用粗暴手段打击报复网络批评者。河南灵宝警方跨界抓捕网上发帖举报的青年王帅,即是典型代表。

  不过,市长接下来的话却值得商榷。互联网是一个开放、没有边界的空间,网友对当地政府的批评,任何人都可以看到,也都可以参与讨论。在这个开放的意见平台上,如何让网友“关起门来骂”呢?

  进入新世纪,网络表达勃兴,网络意见越来越受到重视。其重要原因是,话题多为对公权力的批评和监督,易引起共鸣和讨论,参与者众多,网络意见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民意。一些形成热点的网络意见,往往社会影响力极大,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力量也越来越强,不容忽视。比如孙志刚案、佘祥林案、“躲猫猫”案等,网络意见的充分表达,起到了督促相关部门尊重公众知情权,公开透明处理,实现程序正义的积极作用。

  这都得益于互联网“开放”的核心精神。试想,如果网络不具备这种开放性,而是被切割封闭,“关起门来”,何谈代表民意?如不能广泛汇聚民意表达,网络意见也不可能形成足够的社会影响力,官员们还会如此在乎网络意见吗?

  要求网民在网络上“关起门来骂”显然不现实也不可能。事实上,传统治理中不乏让老百姓“关起门来骂”的制度设计,比如信访、行政投诉、纪检监察举报、各种行政首长热线、人大代表监督等。这些制度设计就是为了让民众的诉求得以顺畅表达并获得积极回应,实现民众对公权力的监督。问题是,仅仅有这样的制度,且不说运行效果不甚理想,在信息发达时代,也难以实现更广泛的民意表达。

  现实中,往往民意表达不畅,或者一些意见即便表达了,亦无法获得应有的重视,更谈不上解决问题。要让固有制度设计得以良性运行,涉及体制和制度进一步变革,难度相当大,也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为政者认识并承认这一点,就应格外珍视网络意见的积极作用,并善用之。网络表达不仅为民众提供了社会“出气阀”,也通过其广泛社会影响力,构成对公权力的监督压力,促使其改进治理。

  就这个角度而言,窃以为,市长想必应该鼓励网友“打开门来骂”,而不是“关起门来骂”。允许网友“打开门来骂”,体现的是一个城市政府的宽容、大度和开放,这是对城市形象的最好提升,而不是相反。

  □马蕙(媒体人)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