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楼生态环境遭污染 官员以排泄作比推责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居民楼生态环境遭污染 官员以排泄作比推责
2009年11月19日 12:13 来源:江西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对此,东乡一环保官员口出雷人之语:在大草原上拉了一堆屎,有点臭,算不算污染?

  自从(江西)日久电源科技有限公司入驻东乡县圩上桥镇亭子上后,这里空气中就弥漫异味,连路人都掩鼻而过;井水水质酸化,居民经常骑上摩托赴县城买桶装水;水稻烂根烂苗,赔偿纠纷不断……

  11月17日,冷风裹着雪花呼啸而来。瘦弱的雷正官眉宇紧锁、心事重重。他本有一个温暖的家,三层小楼,外镶漂亮的瓷片,然而他却想离开这里——无休止的噪音、不时飘出的铅尘、还有井里打上来的酸水,让他心里无奈而又沉甸,“准备到城里租间房……”

  雷正官的家在东乡县圩上桥镇亭子上,与其楼房同一排坐落的有7户居民楼。如今,3家已人去楼空。更多本已安居乐业者,经过一番徒劳的抗争后,也只有逃离。污染,正糟蹋着他们的生活。

  一家蓄电池生产企业的落户,打破了恬静的生活,从此,纠纷频频

  亭子上的7户居民所处位置位于红星企业集团,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他们一直在这里过着普通而又有情趣的田园生活。但是有一天,恬静的生活被打破。

  2004年,7户居民楼附近出现了一大片厂房,占地近200亩。事后,居民才知道,这是一家以生产蓄电池为主的企业,名为江西日久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据东乡县环保部门官员介绍,该企业于2002年进入东乡,当时厂址在东乡麻纺厂内。2004年,企业为扩大规模,进驻此地。

  起初,厂房距离居民楼有三四百米远,企业与居民倒也相安无事。当后期扩建的厂房已至居民楼不足5米远时,两方的交锋与纷争至此不断,矛盾呈现白热化。

  居民反映,因厂房离居民楼太近,生产时排放的铅尘、酸雾直接侵入人体呼吸道,并污染蔬菜、井水,窗台上每天布满厚厚的铅尘,空气中弥漫着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刺眼、呛鼻、令人胸闷咳嗽,连路人都掩鼻而过,而生产噪音更让居民不得安宁。尤其严重的是井水水质酸化,不能饮用。为此,家家户户经常要骑上摩托赴县城买瓶装或桶装水,以解燃眉之急。

  实际上,发现井水变酸是2007年9月份的事,“有股酸味,用水漱口让人恶心……”一户居民说。水是生命之源,水体变质让居民感到事态不一般。居民们为此到处反映,换来的结果是有关官员的一句提示:“在水井里放点石灰。”

  在居民们的要求下,上级环保部门赴实地取水样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水质PH值未达标,正常水质PH值应为6.5至8.5,而当时对居民雷正官和揭劲松家的监测数据分别为3.95、4.22。

  资料显示:氨及硫化物等碱性介质的泄漏是导致水质出现酸性的主要原因。著名水营养专家、中国医促会健康饮用水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复兴教授认为,经常摄入酸性水,会大大加重血液平衡人体酸碱度的负担,使人越喝越疲劳,体质弱化。

  除了生活受影响外,维系农民命脉的农业生产也难逃一劫。去年,邓家乡老刘石头村,村里农田种的水稻部分出现烂根烂苗现象,有的颗粒无收,干裂的土地上涌现出一层白白的盐酸。当时,经当地政府、日久公司、村民三方交涉,村民获得了赔偿。今年水稻再次出现类似现象,农民又找上日久公司要赔偿。

  生态环境也在遭受破坏。老刘石头村前有条溪流,原来清澈见底,鱼虾畅游,如今鱼虾绝迹。更有一种不可思议的现象发生,一些小田螺竟然疯长。居民的解释是,可能这种小田螺在污水中出现了变异。

  环保官员口出雷人之语:在大草原上拉了一堆屎,有点臭,算不算污染

  11月17日上午,记者就日久公司的污染问题采访了东乡县环保局局长李小波。他说,10月28日,周边村民与日久公司发生冲突,闹出了很大动静,也引起了县领导的高度重视,县领导表态就存在的问题组成调查组深入调查,究竟有没有问题,有问题在哪里,将再次对居民反映的污染问题进行检测。目前,环保部门已草拟了整改报告,会同政府、企业共同协商后再向群众公开。

  而采访时在场的另一名姓艾的园区环保官员则认为,污染应该不大,“会有一点”,外国的食品卫生标准订得比中国高,但咱中国的食品吃了也不会死人。他甚至口出雷人之语:在大草原上拉了一堆屎,有点臭,算不算污染?

  关于该厂废水污染农田,造成农民经济损失的问题,李小波说:初步为该公司制订了两套方案,一是公司废水进污水处理厂,二是自己循环利用不外排,由公司权衡后再定下来,环保局将督促解决。

  当地环保部门官员承认,该公司于2004年迁入现有位置,当时并未做环评,直到2006年才补办了环评手续。这种“先上船,后买票”的行为令人深思。

  日久公司的于先生说,公司因离居民楼太近,环保设施做得再好,居民也会闹下去,并不是企业环保设施的问题。本月初,公司旧的酸雾处理系统已拆除,换成了新的。

  本报记者杜金存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