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次中欧领导人会晤今日将在南京举行——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第十二次中欧领导人会晤今日将在南京举行
2009年11月30日 00: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11月29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江苏南京紫金山庄会见了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当日,第十二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在南京举行。 中新社发 廖攀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11月30日电 据中国外交部此前公布的消息,第十二次中欧领导人会晤今日将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欧盟轮值主席国瑞典首相赖因费尔特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共同主持。中欧领导人会晤作为双方最高层次的政治对话机制,对中欧关系的发展具有独特的战略引领作用。双方将重点就中欧关系、国际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等议题深入交换意见。

  据外交部介绍,此次会晤有三个特殊背景:

  第一,今年以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欧关系发展总体势头良好,双方高层接触频繁。今年年初,温家宝对欧洲展开“信心之旅”。5月,第十一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在捷克举行。中欧双方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保持着密切沟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今年中欧贸易额同比有所下降,但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与前些年基本持平,欧盟仍然保持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地位。中欧在科技、财金、教育、文化等领域对话与合作富有成果。

  第二,日前举行的欧盟首脑会议推选出欧洲理事会常设主席、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兼欧盟委员会副主席等欧盟新领导人。《里斯本条约》将于12月1日生效。欧盟一体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进入了新阶段。欧盟正在积极完善内部机制,并寻求在国际上发挥更大作用。中国一贯支持欧盟一体化建设,尊重欧盟根据自身情况和特点作出的战略抉择,重视欧盟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坚定发展同欧盟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希望欧盟的发展有利于中欧关系的发展。

  第三,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气候变化、恐怖主义、新型传染性疾病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世界正经历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加强合作、相互支持、同舟共济,是国际社会普遍共识。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欧盟是最大的发达国家集团,中欧关系的战略意义日益突出。双方在坚持多边主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等重大问题上有许多相同或相近的看法,在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上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中欧可以共同为世界的和谐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此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后不久,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将召开,中欧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有着共同的目标,双方建立了气候变化伙伴关系,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对话与合作。在哥本哈根会议前夕,中欧双方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加强协调,密切合作,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也符合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有助于推动哥本哈根会议取得积极成果。

  中方希望会晤实现以下三方面目标:

  一是提升中欧战略互信,坚定双方对彼此发展道路的支持,进一步深化双方对中欧关系战略性的认识,进一步明确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等发展双方关系的基本原则,使中欧关系的政治基础更加坚实。

  二是对双方在政治、经贸、能源、人文等各领域对话与合作做出全面规划,明确合作方向,提振合作信心,提升合作水平,使中欧关系的利益纽带更加牢固。

  三是在全球性问题上昭示中欧和衷共济的决心,共同促进世界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继续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形式的保护主义,共同努力推动哥本哈根会议取得积极成果,使中欧关系的全球意义更加突出。

  据介绍,中欧领导人将在会晤后出席双方在科技、经贸、环保、工业等领域合作文件签字仪式,出席第五届中欧工商峰会闭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

  第五届中欧工商峰会是第十二次中欧领导人会晤的重要配套活动。峰会的主题为“绿色经济,持续增长”,议题初步定为:绿色经济引领全球新增长;开拓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以信心重塑危机后的国际贸易;长三角地区与欧盟经贸关系的展望。

  29日,温家宝在南京会见了前来参加会晤的欧方领导人。据悉,会晤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在北京会见欧方领导人。

  外交部称,明年中欧将迎来建交35周年。第十二次中欧领导人会晤不仅是今年中欧关系的收官之作,也将开启中欧关系新的一页,为中欧关系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