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建议借鉴日本经验设“交通诱导员”缓解拥堵——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学者建议借鉴日本经验设“交通诱导员”缓解拥堵
2009年12月08日 10:12 来源:文汇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建立交通诱导员制度,减少违章路边停车,推迟大卖场班车出行时间及提早结束道路清扫,调整和优化道路标识及交通标志,利用道路上方及小区入口电光板时时发布交通伤亡信息,等等,这些措施都有助于提高现有道路资源的利用率,缓解上海的交通拥堵问题

  交通拥堵是一种很难治愈的“大城市病”。尽管各大城市都忙着搞“纵横交错”、“开天辟地”的路网建设,但似乎总跟不上需求的增长,人们无奈感叹“路越修越多,车越来越堵”。

  笔者认为,如何在现有的交通道路资源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挖掘潜力,提高道路利用率,是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硬件再多再好,离开软环境支持,也难充分发挥作用,为此有必要进行制度创新,为缓解交通拥堵创造软环境。

  日本的交通诱导员制度行之有效

  日本的马路并不宽,但很少让人感觉“行路难”。究其原因,除了国民交通守法意识强、交通设施比较完善等等,交通管理制度和手段的有效运用功不可没。其中的“交通诱导员制度”,对疏解因占道施工造成的交通拥堵,作用明显。

  在日本,经常会看到一些人身着醒目服装、手持LED灯光诱导棒守在施工现场,全天候24小时忙碌——他们不是警察,而是来自民间保安公司的交通诱导员。

  日本《保安业法》第18条规定,凡是占道施工,施工方都必须委托保安公司派遣拥有国家考试合格证的交通诱导员,到现场维持好交通秩序。即便是轻微的道路维护和路边树木修剪等当日可以完成的占道作业,也必须使用交通诱导员或由施工方自己做这项工作。交通诱导员虽然没有执法权,与警察的交通管理有区别,但在防止发生交通事故、确保道路通畅方面,作用很大——日本交通诱导员为此付出的工作量,是交通警察的数十倍甚至上百倍。

  针对上海目前大量占道施工所引发的交通拥堵,我们的应对措施是“最大限度地提高交警在一线的上岗率,在早晚高峰时段增派机关民警上路执勤”。这些措施有明显成效,但容易造成交警超负荷工作。

  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经验,通过资格培训,建立交通诱导员队伍。目前上海已有交通协管员,但其工作范围被限定在“协助维护路口交通”上,占道施工的地方难觅他们的身影。可以考虑在交通协管员中选拔一些能力强的中青年,并吸收愿意做交通诱导员的年轻人,培训后安排上岗。建立适合上海市情的交通诱导制度,既有利于缓解道路拥堵,又能开辟新的就业渠道。

  从一个个“细节”着手排堵保畅

  车流之所以被称为“流”,因为有着水一样的流动性。支线交通不畅,主干道路必堵。那么,是哪些因素造成了支线道路不畅呢?行人不守交通法规乱穿马路,机动车随意停在路边,是两个重要因素。另外还有一些因素常被忽视:环卫工人在早高峰时段清扫道路,装运垃圾的手推车停在非机动车道上,迫使非机动车拐上机动车道;大卖场班车在早高峰时间到居民小区接顾客,将狭小的支线道路堵住。这两个问题解决起来并不难:乘坐大卖场班车的都是些“不急不忙”的退休老人,有关部门可规定大卖场班车推迟上路;环卫部门则要将道路清扫工作调整到早晨6点前结束。

  目前,本市道路还存在“禁左转向”过多、信号灯路口配时不合理、无信号灯道路的斑马线和临时停车让行线的距离过短、道路标志不明显乃至混乱、出租车候客点过少等交通规划问题。对这些问题,有关部门都应实地调研、妥善解决。例如,针对无信号灯道路的斑马线和临时停车让行线距离过短、容易造成机动车来不及刹车或违章抢行问题,不妨参照中国香港地区的做法,划出10米左右的缓冲区。

  交通法规教育,一个简单可行的措施是时时通报事故信息。比如,目前高架道路和众多小区入口处都设有电光告示牌,干道及支线道路上方也可以设置这样的告示牌,利用它们每天发布近阶段交通事故伤亡人数及肇因,用严酷的事实警示市民。还可以像日本警方那样,在发生过交通死亡事故的路段,竖立醒目的“此处曾发生过交通死亡事故”的警告标牌,告诫市民。

  细节决定成败。如果能处理好这些“小问题”,上海的交通拥堵状况是可以得到缓解的。

  (作者尹良富为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