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拯救地球,发达国家也要讲“人权”——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时评:拯救地球,发达国家也要讲“人权”
2009年12月18日 16:31 来源:新华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哥本哈根会议是拯救地球气候危机的会议,可这场会议本身正陷入严重的危机。

  由于发达国家在减排问题上既想违背承诺、少承担应尽责任,又想将不合理要求强加于发展中国家,导致会议在临近尾声之时分歧依旧,取得实质性成果的阻力极大。

  按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阻止全球变暖方面承担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发达国家应该承诺具体量化的减排指标,减少排放总量;发展中国家应根据本国国情,在发达国家资金和技术转让支持下,尽可能减缓排放,降低排放强度。这种“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符合公平精神,具有现实可操作性,在过去一系列有关气候变化的联合国大会上,得到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的支持。

  可是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发达国家却反悔了。为了私利,它们不顾已有承诺、不顾发达国家排放总量远超发展中国家的历史、不顾发达国家人均排放量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执意要求发展中国家也承担减排总量硬约束。这种背信弃义的做法不仅破坏了谈判的基础原则,还体现出发达国家对哥本哈根会议缺乏诚意,总想委过他人,为自己开脱。

  节能减排是人类共同的责任,每个人、每个国家都不应回避应承担的历史责任。但共同的责任不是无原则的责任,不能忽视历史和现实,不能违背公平原则,不能忽视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正当要求。

  历史上,发达国家排放温室气体最多、对全球变暖责任最大。现实中,发达国家人均排放量是发展中国家的几倍。以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为例,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03年美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9.8吨,而中国人均排放量只有3.2吨,还不及美国的1/5。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像美国等发达国家一样明确减排总量,就是要把发展中国家人均排放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的现实固化下来,使发达的永远发达,发展的别想发展,人为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在人类现有技术条件下,排放多少与经济发展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密切相关,因此排放权也如生存权和发展权一样,是一项重要的基本人权,理应得到全世界的认可和尊重。目前,发达国家人均排放量远大于发展中国家,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节能减排议题上要求和发达国家区别承担责任,就是在捍卫发展经济的权利、捍卫人权,完全合情合理。

  过去,西方发达国家在教训别国时,口口声声讲人权。可在事关全人类福祉的减排议题上,西方就不讲人权,不考虑几十亿发展中国家人民要求改善生活的合理诉求,是不是显得有些自私狭隘、伪善傲慢呢?

  在必须减排以拯救地球的背景下,人类应该抓住时机、团结合作,而不是相互猜忌、争吵对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已经向世界表明了真诚合作的意愿,宣布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代表中国政府前往哥本哈根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表示:“只要有1%的可能能使大会取得实质性成果,中方将会为此付出100%的努力”。

  中国的姿态展现了发展中国家的诚意,哥本哈根会议能否取得成果,就看发达国家能否信守诺言,放下私利,以全人类的福祉计,推动会议取得实质性进展。( 窦含章)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