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普通民警杨金波:在平凡中铸就忠诚(图)(4)——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追忆普通民警杨金波:在平凡中铸就忠诚(图)(4)
2009年12月21日 10: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好人好警察

  出殡那天,送别杨金波的队伍绵延几公里。“我们村一千多口人,那天去了得有八九百人,全村几乎所有的车辆都来回不停地接送给他送行的人。”杨金波老家的邻居金义说。而在送别队伍中,不乏杨金波救助过的人,得到杨金波救助的亲属拄着拐杖来了,杨金波持续一年多给瘫痪老人洗澡,老人的亲人来了,还没来得及亲手还上他200元钱的老人来了……人们在惋惜“好人,好警察,走得太早。”的同时,折射出杨金波用爱心演绎出的一名普通警察的无疆大爱。

  妻子张桂凤说,2007年5月的一天,很少在家休假的杨金波陪她出去买菜,路上遇到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他就上前探问。原来老人精神有些障碍,来城里寻亲找不到亲戚家了。杨金波立时拦了一辆出租车,把老人送到附近的路北派出所,身上仅有的三百多元钱也全部掏给了老人,并和派出所民警一起帮老人找到了亲戚家。

  “只要他身上有钱,碰到可怜的老人、小孩,他肯定会解囊相助。”杨金波的父亲说,就连他最后一次在北京治疗出院后,到大栅栏附近买药时,他看到前后两位乞讨的老人,就把身上的钱一分两半都给了两位老人。而他的同事回忆,有一次到乌鲁木齐办案,他在路上乐善好施,身上一千多元都救济了出去,还欠下同事300多元。

  杨金波救助的何止是这些素昧平生的老人?他曾在办案归途中将一名醉酒后骑摩托车摔倒在路边不省人事的青年送进医院救治;他曾帮助一名辍学沉沦网吧的孩子走进校园;他也曾帮助走失的孩子找到妈妈……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与妻子商量,毅然从他们多年的积蓄中拿出一万一千元,并动员两个女儿拿出111元压岁钱,捐给了四川灾区。然后,他又主动向党组织交纳了一千一百余元支援四川灾区的特殊党费。

  无尽的思念

  一次次血与火的洗礼,一场场生与死的考验,让亲人和战友们记忆犹新。杨金波那魁伟的身影,那可亲的容颜,如今只能在亲人和战友的泪眼前叠加再现。

  杨金波去世后,14岁的大女儿紧紧拉住他的手不放,声嘶力竭地哭喊:“爸爸!爸爸……定格了大女儿对父亲无尽的思念。白发人送黑发人,杨金波的父母已欲哭无泪,强忍悲痛。他妻子更是沉默了许多,常常独自啜泣。为了不让年仅6岁的小女儿受到打击,至今全家还向她隐瞒了父亲去世的噩耗。然而,天真的孩子一再打听:“我爸爸这是上哪儿去啦,咋儿还不回来看我呀!”成为一家人无法回答的难题。

  4月23日,是杨金波小女儿的生日,为慰藉不知已失去父亲的孩子的童心,全家人都来为孩子过生日。当蜡烛点燃,小女儿突然发问:“我爸爸咋儿没来给我过生日?我爸爸呢?我要爸爸!”孩子的呼喊再次激起全家人情感的波澜,哭作一团。而为了满足小女儿的“愿望”,直到现在杨金波用过的手机号一直缴着费,因为小女儿随时都可能给爸爸打电话。

  每年妻子生日杨金波都会给她买礼物,而今年生日她收到的是他战友们送来的礼物,一股别样滋味涌上张桂凤的心头,“哪怕你变成植物人,只要有口气我也愿意伺候你一辈子。”但这种“奢望”已被无情的现实击碎,“只能在泪水中变得坚强。”

  杨金波光荣殉职后,河北省公安厅、唐山市公安局等分别发来唁电,对杨金波同志表示哀悼,对杨金波亲属表示慰问,号召广大民警向杨金波同志学习。遵化市委政法委和公安局党委专门作出决定,在全市政法系统开展向杨金波同志学习活动。

  “头顶一片天,脚踏一片地,为了祖国的蓝天更加美丽,我们选择警察职业无怨无悔。”杨金波去世后,悲痛难已的老刑警许丙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用这样的话语表达出了普通民警们的心声。(完)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