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公款奢侈品消费更需关注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南方日报:公款奢侈品消费更需关注
2009年12月24日 10:01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12月21日《环球时报》以《中国演出“镀金”金色大厅遭质疑》为题,讲到了维也纳那个“金色大厅”演出究竟怎么回事。大意是说,谁交钱谁就进去演,没什么了不得,“金钱大厅”而已;当中国演出团体一窝蜂地奔向“金色大厅”时,奥地利也并没有真正掀起中国音乐热。先前还见到一则与之呼应的消息,我们驻奥地利使馆的文化参赞写了一篇文章,求求国内民族音乐家别再来了,他们送票送不出去了,每次都是《十面埋伏》、《二泉映月》,唱起来都是《好日子》、《走进新时代》,外国人都会了。

  类似的内容,记得《南方周末》曾经刊登过,什么时候忘了,但当时的恍然大悟没忘。据说,上世纪90年代以前,并不是所有的演出团体都有资格登上“金色大厅”的舞台,然而,苏秦不是旧苏秦。今天的“金色大厅”浑然不再是什么音乐界的“权威象征”,钱———不是《百家姓》里排第二位的那个姓,而是英语里的money,德语里的Geld(奥地利的官方语言是德语吧)———才是一道紧要的门槛!这一当虽然上得不轻,但却未必是“金色大厅”存心要骗我们,人家就是那么明码标价的,童叟无欺;而是我们那些人揣着明白装糊涂,故意混淆“金色大厅”的原有概念抬高自己的身价,自己人骗自己人,津津有味地玩儿着掩耳盗铃的把戏!

  前两天有则新闻说,全球1/4奢侈品被中国人买走;一个美国的业界人士还断言,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市场。新闻既出,引来不少国人对奢侈品消费的非议。不过,倘若钱是自己腰包里的,看不惯人家怎么花,充其量只能祭出不知有效还是无效的“引导”招数;倘若是动用公款出国秀一把,回来吹一把,就应该是杜绝问题。在“金色大厅”那里,近10年来95%的演出并非商业演出,按照他们“一场演出场租费高达7万欧元,而附属许多其他费用还并不包含在内”来推断,到“金色大厅”去亮一回相,无疑正是一种典型的奢侈品消费!这个消费占了全球到“金色大厅”的几分之几,排第几位,了解内情的人们不妨都作一些披露,以便让我们对这种奢侈品消费的危害认识得更深入一些。

  认真数一数,我们的公款奢侈品消费还真是琳琅满目。比如同样打着“文化”旗号的,全国到处“走”的那首“歌”属不属于?宣称要减少而实际上依然不绝于目且从上到下没完没了大同小异如出一辙的各种开幕闭幕节庆晚会属不属于?我看都属于。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委实应该比关注个人奢侈品消费更重要得多,更紧迫得多。前不久,《学习时报》发表秦晓鹰的文章(《永远不做“奢华大国”》)指出,奢华之风不但会极大地固化中国现已存在的地区差距和贫富差距,而且会加剧权力寻租式的“官腐”和投机赌徒式的“民败”;奢华只会令中国徒然为维持稳定增加无比巨大的社会成本,甚至最终会给国家和公众招致无妄之灾。这样来看,公款奢侈品消费不仅殃民,而且祸国了!潮白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