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奖励公务员表达了很多没有明说的的价值导向——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评论:奖励公务员表达了很多没有明说的的价值导向
2010年01月05日 13:43 来源:太原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公务员热已持续数年高烧不退,广西恭城更有一个热的原因:从2010年开始,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将对考上公务员的恭城青年进行奖励,考上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奖励6万元,考上广西区直机关公务员奖励3万元,考上桂林市直机关公务员奖励1万元。

  新年伊始就看到这样一个消息,哑然失笑之余,未免有些骇然。如果说考上大学获得政府奖励是正当的话,考上公务员也能获得政府奖励就未免太不知所谓了。须知,上大学毕竟是拿不到工资的,而且那是为整个社会培养不确定方向的人才,在这种情况下获得政府以奖励的名义发下的资助,当然算是善政,而考上公务员马上就有财政工资收入,要是再拿财政拨款的奖励,这就让人觉得真是万千宠爱在一身了。

  为何会有此举?其中的道理很简单,政务系统其实是一个庞大的关系网,朝中有人好为官,如果能够把本地出去的公务员之关系做一种维系,对于将来地方上出现的事务是有所帮助的。说白了,这是当地对于行政体系当中的关系网所做的投资而已。

  这种做法确实有点意思,而且表达了很多没有明说的价值导向。

  您看,在这个奖励标准当中,中央一级的奖励是最高的,达到了6万元之多;自己所在的广西省机关人员就少了一半,而直属管辖的桂林市公务员则标价最低。公务员按说是有“公仆”之称的,除了行政级别之外,并不存在身份的高低。但这里的奖励额度说明,在很多时候,身份或者并无高低,但利用价值确实有高低之别——— 至少在设置这个奖励制度的人眼中,是高低有别的。

  这里所传达出的价值导向,就是服务的机构级别越高,则其价值也就越大。与长期宣传的所谓奉献等精神比起来,这可能是一不小心表达了更真实的价值取向。而这个价值取向的背后,说明很多地方未必是把民生当做第一位的,始终萦绕其内心的是一种向心的趋向,也就是那种越接近权力的核心,也就是自己最该维护的关系之下意识的行为。从某个侧面上说,这是官场思维的一次曝光,唯上、唯权的条件反射。

  所以,一次性的奖励其实并非是什么大事,而是这种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以及背后的心理,再次说明了很多主政者的内心活动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这种状态之下,要说什么为人民服务,就会令人觉得多少有些言不由衷了。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