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学者上书人社部:建筑行业成劳动合同法盲点——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六学者上书人社部:建筑行业成劳动合同法盲点
2010年01月09日 07:44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彭辉平曾是一名建筑工人。1990年,他离开家乡湖南省桑植县,远赴深圳打工。

  他和工友们每天的工作,便是下到直径1~5米不等的洞里,提着20多公斤的风钻机,打上10余个炮眼,随后填上炸药。爆破而成的数十米深的孔洞,会被灌入混凝土,最终构成高楼大厦的坚实地基。

  深圳地下多是坚硬的花岗岩,风钻机一开动,立时粉尘四散。机器一开就是三四个小时,人爬上来已全身灰白,只能看见两个眼珠转动。吐口痰,也带着泥浆。但建筑公司却没有提供任何防护措施,连口罩也没有。

  这些远离家乡的农民工很少意识到,尘肺病在侵蚀他们。开始感觉是乏力、呼吸困难,随着肺逐渐纤维化,接踵而至的是胸痛、咳血、高烧不退、呼吸衰竭,最后一步步走向死亡。

  去年11月18日,46岁的彭辉平就这样死了。

  “一名工友倒下了,不知道还有多少工友会陆续倒下。为什么维权这么难?为什么我们农民工的生命这样轻贱?”今年1月5日,患尘肺病的湖南籍农民工向杰在“《劳动合同法》颁布两周年研讨会”上痛心说道。

  从2009年8月起,来自北大、清华等高校的师生赴深圳和湖南进行调研,发现疑患尘肺病的农民工们难获赔偿,原因就在于他们缺一纸劳动合同。而在他们深入调查的全国各地数十个建筑工地,农民工绝大多数都没有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

  尘肺之殇:“没签合同”成一道迈不过去的坎

  2008年,向杰开始出现咳嗽、胸闷,去职业病防治机构检查,却被告知须出示由用工单位开具的证明材料,证明患者和用工单位具有劳动合同关系,才能接受职业病医学诊断。

  但他们都没有签劳动合同。“让用工单位主动配合提供材料,太难了!”向杰说。有工人拿出当年的爆破证,公司说“爆破证过了时效,不算数”,有的公司直接跟他们说走法律程序。

  但在通过法律维权的路上,他们走得很艰难。向杰的工友王贞云决定先打劳动争议官司,但在花费近两万元的漫长程序之后,去年10月21日深圳市中院一审判决王贞云因“证据不足”而败诉。

  现在,这些农民工陷入了一个怪圈:没有签劳动合同,就无法进行职业病鉴定,就无法对包工头和爆破公司追究责任;而公司为了逃避责任,又不会心甘情愿提供劳动证明。

  工友们把王贞云的案子看在眼里,心里越来越凉。去年9月17日,80余名农民工前往深圳市职业病防治医院申请诊断职业病,但是院方以没有劳动委托为由,拒绝了他们这个要求。9月18日早上,工人们看到留在医院没有结果,便徒步1个半小时,到深圳市政府反映情况。卫生局、劳动局、公安局的工作人员接待了他们。100多名工人将他们的个人信息上报给劳动局。

  今年1月4日的寒夜中,数十名患尘肺病工人在深圳市职业病防治医院门口守候。他们曾被告知,在今年年初会给他们一个答复,但至今没有任何结果。还有更多的患尘肺病工人,在经历了几个月的奔波后心力交瘁,拖着病重的身体,踏上了回家的列车。

  “我们大多数人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如果我们倒下了,整个家庭就破碎了,将会面临无人赡养老人、抚养孩子的悲惨处境。所以,我们活着不只是为自己一个人啊!”向杰悲声说道。

  调查组发现,众多农民工家庭因为治病重返贫困。“他们建造了一个不属于自己的繁华都市,然后迅速地被城市冰冷地抛在身后。这就是发展的代价?”尘肺病调查小组成员、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孙春霞充满困惑。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