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世武:燃起下岗工人希望的烛光——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关世武:燃起下岗工人希望的烛光
2010年01月14日 15: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关世武是辽宁省丹东市公安局民警,从2004年3月至今,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利用业余时间,帮助三千多名下岗待业人员找工作,还慷慨解囊为200多个特困户奉献爱心,被省公安厅评为“新时期马天民”式民警。

  飘来的祥云

  七月初七,正是牛郎织女相会的好日子,丹东市九道沟一对患病多年的老夫妻却想要轻生。就在这紧要关头,关世武改变了这一家人的命运。

  那是2007年8月,关世武来到家住元宝区九道街道办事处,帮助一名特困户办理低保。听社区里的人说,九道社区里有一个名叫李喜龙的特困户身患淋巴癌,他老伴张树花患有帕金森氏综合症。因为治病,李喜龙家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卖房子的钱也花光了,他们唯一的女儿也没有工作,一家三口在九道社区里租了一个小平房,艰难度日,夫妻俩都不想活了,准备把女儿托付给邻居,然后了结自己的生命。

  8月18日双休日这天,关世武提着米、油还有大包小包的慰问品来到李喜龙家。看到这对患病老夫妻的不幸境遇,老关心疼极了。他耐心地安慰两位老人,拿出准备参加朋友孩子升学祝贺宴用的200元钱,送给了这对患病老夫妻。老关告诉李喜龙夫妇,他不仅要帮着他们的女儿找工作,还要带这对老夫妻去医院看病。关世武暖人的话语使得李喜龙又看到了生命的希望。老关要起身告辞了,李喜龙依依不舍的把老关送到大门口,久久不肯离开,目视着老关离去的背影。兜里仅有的用来赶礼的200元钱没有了,老关干脆也不去参加同学孩子的升学宴了,他打了个电话告诉同学单位有事,正在出差呢!

  过了两天,老关叫了一辆出租车,把李喜龙夫妻拉到丹东市中心医院。一整天,老关背着李喜龙在医院里楼上楼下地找大夫看病。而后,又到丹东市各医药房转了个遍,为李喜龙夫妻买来了近千元的药。在老关的热情帮助下,李喜龙夫妇的病情渐渐有所好转。现在,原本患帕金森氏综合症、不能下地的张树花,生活也能自理了。

  接着,老关又把李喜龙的女儿推荐到一家肯德基快餐店当服务员,使李喜龙家有了经济来源,生活状况有所好转。关世武就如同一片祥云飘进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使李家人对生活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9月25日,李喜龙从生活费中省出一点钱,做了一面锦旗送到丹东市公安局,锦旗上绣着“当代活雷锋”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衷心地感谢民警关世武挽救了他们夫妻的生命。他们每天都在祝福着这个好警察一生平安。现在老关又帮助李喜龙一家申报上了廉租房,李喜龙全家高兴得逢人就说:“是一个人民警察挽救了我们一家啊!”

  忙碌的除夕

  2009年的大年三十,关世武忙完了工作已经是中午12点多钟了。此时,在外的人们都急匆匆地赶回家里过年,各个商家店铺也早早地关了门,街上时而响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此时,关世武却正坐在开往郊区的公共汽车上,他是要去看望一个身患癌症的下岗职工。

  两年前,家住凤城市石城镇来丹东打工的苑方利找到了关世武,求老关帮助他找个工作。老关先是给小苑介绍了一个在个体小厂当勤杂工的活儿,干了一段时间后,这个小工厂倒闭了,小苑又没了工作。老关得知后,根据小苑有修车的技术特长,帮助小苑在同兴镇开了一个修车铺,然后他把爱人和两个孩子也接到了同兴。小苑一家四口仅靠修车铺微薄的收入度日艰难,老关把小苑列为他的重点扶贫对象,经常慷慨解囊为小苑一家献爱心。小苑女儿上学家离学校远,老关把自己女儿上学用的自行车送给了小苑,还资助小苑女儿上学的费用。小苑的修车铺有什么困难,老关更是跑前跑后帮忙,老关与小苑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2009年1月24日,老关刚刚走访承包扶贫的几户特困下岗职工后,得知小苑患了肝癌晚期,这件事使老关一直放心不下。当晚,老关始终心情不好,一宿没睡好。第二天是大年三十,一大早老关就向爱人讲了小苑患病的事。老关的爱人也认识小苑,知道老关和小苑两人处得特别好,老关这几年没少帮助过小苑一家,听了老关的话后,爱人理解地对他说:“你去看看吧,不然这个春节你也过不好”。第二天忙完工作后,老关带着买好的米、油,还带了200元钱,乘坐20路公共汽车,前往30里外的同兴镇看望小苑。

  除夕的下午,家家户户门前张灯结彩,鞭炮声此起彼伏,一派欢庆新春佳节的喜庆景象。可是在下岗职工小苑的家里,老关感到特别揪心。

  小苑痛苦地躺在床上,爱人和孩子以泪洗面,在他们家里看不到一点儿过年的气氛。老关得知小苑治病花光了家里的全部积蓄,还欠了三、四万元外债,已没钱再住医院了,只好在家吃药治疗。老关像老大哥一样体贴地安慰着小苑,让他树立信心,好好配合治疗。老关一直陪伴在小苑身边三个多小时,他原计划给小苑200元钱,看到小苑家目前这么困难,老关又掏出了放在警官证里备急用的300元钱,亲自交到了小苑手中。老关告诉小苑爱人,要让小苑高高兴兴地过个年,该包饺子包饺子,该过年过年。在极度痛苦之中,小苑恋恋不舍地对老关说:“关哥,快回家吧,过年了……”

  老关流着眼泪离开了小苑家,这时已是下午3点多钟了,公共汽车也少了,老关一掏兜,兜里只剩下2块钱,坐出租车钱还不够,老关想走着回家,可又担心回家晚了家里人着急。怀着沉痛的心情,老关在风雪中拦了好几辆出租车,并告诉司机师傅他兜里只剩2元钱了,能不能捎个脚,把他拉到市内,司机嫌钱太少不愿意。老关徒步走到环路客车站,等了一个多小时终于等来了一辆环路汽车,此时已经是下午5点多钟了,车上只有他一个乘客,好不容易才回到了家。

  大年三十的晚上,人们都在欢声笑语中喜迎新春佳节,而老关却哭了,爱人非常理解老关的心情,告诉老关:“把你立一等功得的一万元奖金给小苑治病吧”。夫妻俩商量好之后,第二天是大年初一,老关几次往小苑家打电话,可是一直无人接听。

  2月19日,小苑妻子带来了小苑去世的噩耗,小苑的妻子哭着对老关说:“关哥,小苑走了!”小苑临终前对她说:“我这辈子认识了一个好人,那就是关哥,我走了,你们娘们有事就找关哥帮忙”。小苑正在读初中二年级的大女儿今年16岁了,面对父亲的离世和家庭生活的重担,她准备辍学找个活干,老关得知后,在电话中耐心地劝导她们,让她们振作起来,孩子千万不能辍学,他还表示要资助小苑女儿读书。不久,老关亲自送去了孩子的学杂费。

  小苑的妻子被老关感动得泪流满面,她说:“有这样的好人帮助我们孤儿寡母的,小苑在九泉之下也会瞑目的”。

  老董的心愿

  关世武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出了名后,每天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还接待一些慕名来求助的下岗职工。老关总是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2008年2月27日,一个叫董崇连的下岗职工来找关世武。老关一看来找他的人,就知道是下岗职工来求他找工作的,只见董崇连一瘸一拐的,腿部有残疾,穿的衣服也特别破旧。脚上穿一双露脚趾头的破皮鞋,见到关世武后,老董第一句话说就:“我是听别人说你能帮下岗职工找工作,我才来找你的。”

  在和董崇连的交谈中关世武得知,年近50的董崇连至今独身一人,原来有工作单位,后来因为一次意外的火灾事故,他从单位下岗了,平日以低保金维持生活。

  董崇连是不幸的,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便离异,是爷爷、奶奶把他扶养大。参加工作后,右腿又因伤落下了后遗症,走路时略显跛足。为了生活,他先后捡废品和换送燃气罐。几年前,他家偏偏遭遇了一场火灾,烧光了所有财产,他从此便一无所有。前几年,他住的房子动迁,他分到了一套新房子。可是,由于他患了糖尿病、肠道病,每月的低保金都不够治病钱,患病使他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我想找一份工作,自食其力,为政府和社会减轻负担,这是我2008年最大的心愿。”2008年大年初一,董崇连找到丹东日报记者,他对记者说:“2008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找一份工作”。2月13日,丹东日报以《董崇连的心愿》为题,报道了他的情况。

  文章见报后,董崇连陆续接到不少为他介绍工作的电话,然而均未谈成。就在他心灰意冷时,前不久,一位姓毛的好心人又给他打来电话,让他去找公安局的关世武试试,这个热心人告诉老董:“关世武可是个大好人,给不少下岗职工找到了工作,你找他,他准能帮你。”

  董崇连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找到了关世武。面对董崇连的生活窘况,老关也觉得必须快点帮他找一份工作。可是,看到老董的身体情况和穿戴,安排工作有一定困难,老关一连帮联系了好几个单位,人家都不愿接收。老关知道这是因为用工单位嫌董崇连的形象不好,那就先从形象上着手改造。当时,正赶上关世武荣获“丹东市第十一届爱心奖”,得了1000元的奖金,老关和爱人一商量,干脆给老董包装包装,给他买身新衣服。2月29日上午,关世武和爱人找到董崇连的家,给他拿来了米面油等生活用品,然后又领着老董到新柳商贸城去买了一套新衣服。

  “人是衣服马是鞍”,穿上了新衣服的老董,人看起来也精神多了。打铁趁热,关世武当即领着老董搭车来到振安区医院,找到保卫科长,终于帮着老董找到了一个打更的工作。

  有了工作的老董打心眼里高兴,同时也感谢这位素不相识的民警。工作之余,他又去报社找记者,告诉记者:“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是公安局的老关给我找到了工作”。3月30日的丹东日报,一篇名为《老董的心愿实现了》的文章报道了关世武热情帮助下岗职工董崇连的先进事迹。

  关世武热心帮助董崇连安排了工作,他也把老董当成亲兄弟一样,逢年过节都去看望。今年6月,老关得知老董患病住进了医院,6月21日,正好双休日,老关来到振兴区医院看望董崇连,并为老董送去了水果和补品,老关是唯一一个去医院看望董崇连的亲人,面对关世武的举动,老董感动得流出了热泪。

  婚礼上的“贵客”

  2009年5月16日举办婚礼的人很多,丹东大街上一辆辆结婚的彩车蜂拥而过,高档酒店门前鞭炮齐鸣。可是,在丹东市福春市场旁的宏春酒楼,这里虽然没有那么隆重的的结婚喜庆场面,却也热闹非凡。民警关世武的到来,顿时给婚礼宴会增添了几分色彩,下岗职工于长春感动得流出了热泪,老于向在场的那些下岗的穷哥们说:“这就是帮助我渡过最困难时刻的警察老关,我儿子的干爹”,老于还非让他的儿子和儿媳给老关行大礼。

  原来,于长春今年52岁,原来有个稳定的工作,也有一个快乐的家庭,前几年他下了岗,由于无经济收入,家庭特别困难,爱人也与他离了婚。他孤身一人住在滨江街一个棚厦,四处找工作也找不到,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今年夏天,他住的棚厦被开发商拆了。

  2008年8月5日,老于来到老关办公室,告诉老关他身上仅有两元钱,早晨买了一碗豆腐脑花了一元五角,兜里还剩下5角钱,讲话中透露出要轻生的想法,并准备跟开发商理论,实在解决不了问题,便一死了之。

  关世武非常同情老于,从自己兜里掏出100元钱给了于长春,让老于暂时度过这几天,并答应帮助老于找工作。关世武又耐心地劝说他,并决定帮助于长春解决住房问题,于长春感动得流出了热泪。

  老关帮助于长春联系了好几个工作单位,由于老于穿戴破旧,人家都不愿意要,关世武从家里拿来了衣服,最后终于帮助于长春找到了一个打更的工作。老关得知于长春租的房子离上班单位远,便到自行车行为于长春买来一台崭新的自行车,老于把心爱的自行车擦了又擦,逢人就自豪地说:“这是警察给我买的自行车!”老于温饱问题解决了,精神也振作起来了,有了生活的勇气,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后来,老关找到丹东建委,帮助老于解决了棚厦回迁问题和廉租房问题,老于现在住进了宽敞的廉租房,生活有了保障。可是今年春节刚过,老于在外地当兵的儿子于琳退伍回来了,老于又犯了愁,儿子快30岁了,对象也从南方来到丹东,儿子没有工作,又没有住的地方,结不了婚,儿子着急,老于更着急。于长春又找到老关,老关想方设法,又为于长春的儿子找到了工作。这样,老于就张罗给儿子办喜事了,他对老关说:“我儿子就是你儿子,到时候请你去喝喜酒”!于琳结婚那天,也正好赶上老关的俩个朋友的儿子结婚。一大早,老关就到朋友家把礼钱送了去。然后,专程参加了于长春儿子的婚礼。

  失足青年的新生

  2009年的这个春节,家住丹东市元宝区七道沟的待业青年李亚洲的父母李鸿章和陈庆琴的心情格外高兴,全家已经有好多年没有这么开心地渡过新春佳节了。他们高兴的是,自年初以来,公安民警走千家进万户大走访,实实在在为百姓解决难题,为他们的儿子找到了生活的出路,去掉了一直压抑在两位老人心头的一块心病,使他们全家过上了一个愉快的春节。两位老人打心眼里感谢这位给他们家带来欢乐的好警察,他们到超市买了五百元购物券,让儿子去答谢这位好警察,可是儿子从早晨等到晚上,购物券也没送出去。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

  这对老夫妻的儿子待业人员李亚洲在15岁时受到过派出所的处罚,工作不好找,每次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工作,当用工单位得知李亚洲的那个污点后就把他辞退了。由于没有工作,李亚洲今年35岁了,也没找到对象,至今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靠父母的养老金维持家庭生活。

  屋漏偏逢连夜雨,2001年的夏天,李亚洲家住的平房漏雨,他上房维修时不慎从房上掉下来,左腿骨折,现在左脚不能弯曲,成了残疾人。

  李亚洲觉得靠父母养活自己,心里实在过意不去。没办法,李亚洲只好在他的姨父、姐夫经营的修锁铺那里干点零活,每月能拿三、四百元的工资,既聪明又细心的李亚洲很快就熟练地掌握了修锁技术。但因为有案底不能从事这项职业。那段时间,李亚洲的情绪非常低落,失去了生活的信心,李亚洲没有生活来源,思想上出现了波动,躺在家里那也不去,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念头,这下子急坏了他的父母,他那年迈的父母为了儿子操碎了心。

  关世武得知情况后,为了帮助李亚洲自食其力,多次到派出所和社区进行调查走访李亚洲的现实表现。经查,这么多年来李亚洲表现一直比较好,派出所还出具了李亚洲政审证明。关世武觉得教育挽救失足青年,也是人民警察份内的工作,而且李亚洲当年由于年少无知失了足,造成终身之恨,他现在表现得比较好,应该帮助他。于是老关找到了主管修锁部门的同志,详细介绍了李亚洲的情况,针对李亚洲的实际情况,最后征得公安主管部门的同意,让李亚洲协助他的亲属修锁。

  李亚洲干起了自己喜欢的工作了,李亚洲的父母也笑了,然而更高兴的是老关,他对李亚洲说:“好好干,千万别再犯老毛病,将来还得娶媳妇呢!”李亚洲感激地说:“关叔您放心,您为我费了这么多心血,我决不会做对不起您的事!”李亚洲特别特别珍惜这份工作,他工作热心态度又好,深受居民的赞扬。

  送温暖的人

  在丹东市元宝区八道街道办事处解放社区,一提起关世武,居民们都赞不绝口,称他是一个“送温暖的人”。的确,满怀热忱的关世武就像冬天里燃烧的柴火,把温暖之情传递给了许许多多的弱势群体,也点亮了他们生活的希望。

  下岗特困职工刘玉红,就是一个沐浴在温暖之中的人。

  关世武是在走访困难职工家庭时,听说了刘玉红一家情况的。刘玉红下岗多年,因为要照顾家庭,没有固定的工作;二十多岁的儿子许红冰打小双脚畸形,心理自卑,不愿与人接触,更不愿踏入社会,整天躺在床上,在电视中寻找虚幻的慰籍;还有一个女儿也才十几岁,刚刚上初中。面对沉重的生活负担,丈夫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和耐心,两年前抛下她们三人独自离去,从此杳无音信。

  那时候正赶上八道沟棚厦区改造,刘玉红家的平房被拆除了,政府的安居工程让刘玉红一家即将搬上楼房,但眼前住的地方没了着落。刘玉红找了一位八十多岁没儿没女的老大妈搭伙住在一块儿。刘玉红为老大妈洗衣做饭,还得照顾孩子,因为不能在外面打零工,真是解决住的问题,解决不了吃的问题。

  快过年了,为让刘玉红母子也能像别人一样,快快乐乐地过个年,大年三十下午,老关为刘家送去了米面油和年货。春节过后,老关又积极帮助刘玉红找工作,由于刘玉红每天得给残疾儿子做饭,只能上半天班,老关帮助刘玉红找了一个烤肉店串羊肉串的活。刘玉红挣点钱有了收入,暂时维持着家庭生活。就这样,三年来,每逢年节,老关始终没忘记刘玉红一家,每次都为她们送去慰问品。。

  刘玉红的工作解决了,老关又开始着手忙活刘玉红的儿子许红冰的事了。他考虑到:虽然许红冰脚有残疾,但他有着正常人的头脑和双手,他还这么年轻,不能就这样自暴自弃天天躺在床上,应该鼓励他融入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有了工作心情也会慢慢好起来,再者,挣了工资也能补贴家用,减轻母亲的负担。于是,老关计划着先帮许红冰办了残疾证,然后再给他找个工作,好自食其力。

  关世武领着刘玉红和许红冰搭出租车来到丹东市振八街医院体检站,体检站大夫看见又黑又瘦的刘玉红和步履蹒跚的许红冰,又看见交钱领表、跑前跑后穿着一身警服的关世武,出于好奇心,就问了关世武一句:“你是孩子什么人?”关世武回答道:“他们是我帮扶的困难户”,而后,关世武就把刘玉红家的遭遇言简意赅地跟医生说了一遍。

  医生深深地被关世武的热心举动感动了,说:“是啊!特困残疾人真得有你这样的好心人帮助,要不,他们就没法活。”当医生得知体检费由关世武付时,便内疚地说:“我们医院的效益不太好,本应收检查费200元,这样你就交50元吧,我就只能帮这点忙了。”听完这话关世武很高兴,一个劲儿地道谢。这不是因为省下了一百多元钱,而是感受到了这名医生的爱心,更为自己的诚心得到传递而欣慰。体检很快就结束了,许红冰被定为三级残疾。

  去年冬天,棚厦区改造工程完工了,刘玉红可以回迁了,但回迁需要一定费用,刘玉红既高兴又着急。老关得知情况后找到动迁办,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为刘玉红减免了一半的进户费。刘玉红一家在政府“安居工程”的惠及下,在关世武等人的热心帮助下,终于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

  转眼就入秋了,冬天即将到来,要交取暖费了,刘玉红又发了愁,甚至有不交取暖费的想法。老关一听着急了,东北的大冬天没有暖气怎么过?他急三火四地跑到街道为刘玉红家申办特困证,有了特困证,取暖费就可以减少一半,老关自掏腰包拿出400元钱,为刘玉红家交了取暖费。在关世武的资助下,刘玉红全家过上了一个温暖如春的冬天。

  幸福的泪水

  今年春节刚过,下岗职工朱大姐笑得合不拢嘴,还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关世武帮助朱大姐的儿子高耀华安排了工作,娘俩有了稳定的收入。政府还为朱大姐解决了廉租房,朱大姐和儿子从蛤蟆塘租的一个四面露风的小偏厦子搬到了崭新的楼房。过去,朱大姐流的是苦泪,现在流的是幸福的泪水。

  朱萍今年58岁,原来家住在元宝区青龙街。朱萍夫妻俩都是丹东绸一厂的职工,几年俩人先后下了岗,只靠朱萍丈夫打工挣钱。“天有不测风云”,丈夫患上了不治之症,为了治病,朱大姐花光了一辈子的积蓄,又把房子卖了,还欠了六、七万的外债,最终也没能挽救丈夫的性命,2006年6月,丈夫撒手人寰,撇下了身患多种疾病的朱大姐和老实巴交的儿子。从此后母子俩相依为命,没了生活来源,朱大姐过上了借钱度日的生活,旧债未清又添新债,亲朋好友能借的都借遍了,大伙都被朱大姐借钱借怕了,甚至看见她大家都躲着走,娘俩在困苦中生活着。

  在市内租不起房子,朱大姐和儿子在蛤蟆塘郊区租了一个小厦子。面对贫困的生活,朱大姐常常伤心流泪,几次想轻生,一想到儿子朱大姐没下得了狠心。朱大姐的儿子又找不到活儿干,成天呆在家里发愁,看着母亲没钱治病,一个大小伙子经常偷偷的掉眼泪,几次找工作都没成功,心里十分灰心泄气。

  听邻居们说公安局有一个叫关世武的警察能帮别人找工作,朱大姐的儿子高耀华打电话找到了老关帮忙。老关得知了朱大姐母子的处境后,主动与朱大姐联系,还亲自登门找到金地广场物业公司经理刘总。老关告诉刘总,这是一个家庭特别困难的青年人,一定想办法帮助解决再就业。刘总深知老关的为人,马上同意接收高耀华当保安。第二天高耀华就上班了,朱大姐一家有了工资收入,娘俩生活费基本得到保证,可一遇到朱大姐有个什么病,这个家庭还是难以招架。

  去年5月,朱大姐的心脏病又犯了,医疗费成了负担。朱大姐病倒了,老关下班后骑自行车直奔朱大姐家,从市内到郊区,还要穿过一个一公里长的山洞,骑车二十多里,老关累得汗流浃背。他想:“来回三四十元打车费省下了,可以为朱大姐买几斤水果,再说也锻炼身体”。天都黑了,老关找到朱大姐家,从兜里掏出仅有的220元钱送给了朱大姐。老关从自己身上省下钱,去帮助急需用钱的下岗职工,但是这钱让朱大姐真切地感到了社会和政府对她的关怀和温暖,感受到了一个好警察的爱心。

  今年春节前,丹东市政府为照顾特困无房家庭,兴建了一批廉租房,朱大姐家也分到了一套,可搬新家也需要用钱,这下子难住了朱大姐。就在朱大姐着急上火的时候,得知情况的关世武又像及时雨一样出现在朱大姐的面前,老关把兜里仅有的400元钱给了朱大姐,让朱大姐抓紧时间搬进新房。朱大姐觉得过意不去,一个劲儿的推脱。老关说:“你就收下我的一点心意吧”!可朱大姐还是推来让去不肯要,老关一着急,把钱往桌子上一放,撒腿就跑了。跑远之后,老关回头一望,朱大姐一直站在家门口目送着他,久久不肯离去。

  朱大姐自从认识了老关,心里就有了依靠,凡是有个大事小情的,她都去找老关商量。去年8月,朱大姐急匆匆找到关世武,说她没钱交医保了,时间要求还紧,一时没了办法。老关二话没说,当即掏出400元给了朱大姐,让她马上交医保,千万别耽搁了。还告诉她:“以后有事别犯难,信得过我就来找我,我能帮上忙的一定帮。”听了老关的话,朱大姐满心感激地笑了。

  扬起风帆

  2009年三月的一天,冰天雪地,寒风凛冽。家住丹东市元宝区兴东街道办事处的下岗职工黄玉莲,慕名来到市公安局关世武办公室,一见到老关,黄玉莲就跪在地上,哭诉着自己不幸的遭遇。

  黄玉莲是四川峨嵋人,十几年前嫁到丹东来,婚后生了个男孩,初为人母的喜悦还未褪去,丈夫就因触犯了法律被判了刑,刑满释放后与她离了婚,一个人离家出走了,从此杳无音信。离乡背景,举目无亲,又一个人带着孩子,黄玉莲的日子过得异常艰难。后来经人介绍她认识了下岗职工丛莲芝,俩人组建了新的家庭,自打结婚后,夫妻俩互敬互爱,互相扶持,没想到好景不长,丛莲芝患上了尿毒症,治病花光了家里全部的积蓄,就连卖房子的8万元钱也花光了,还向亲戚朋友借了不少钱。

  面对黄玉莲的哭诉,老关非常同情,他决定先帮董玉莲找个工作,暂时解决家里的困难,再想法帮丛莲芝治病,彻底改变这个家庭的不幸。

  4月30日,躺在病床上的丛莲芝再也没钱治病了,准备办出院手续回家。为了不拖累家人,丛莲芝甚至产生了轻生的想法。这天下午,一个陌生的面孔微笑着出现在病房门前,只见来人手里拎着手果,亲切地对他说:“我是市公安局的民警关世武,听说你病了,专门来看看你!”

  丛莲芝莫名其妙。老关告诉他,自己是在帮助黄玉莲找工作时,才得知丛莲芝的病情,今天特意来看望他。

  越是特困职工有困难,越是要帮助,越是要奉献爱心。老关与丛莲芝唠了好一阵子,他劝说丛莲芝不要有思想负担,更不能有极端的想法,要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好好配合医生治疗,勇敢坚强地生活下去。老关还表示,一定要帮助丛莲芝解决廉租房的问题,让他出院后有一个栖身之地,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

  临走时,老关把兜里的400元钱送给了丛莲芝,面对一个素不相识的警察的情意,丛莲芝艰难地起身离开病床,跪在老关面前,感动得热泪潸然而下,哽咽地对老关说:“大哥,太谢谢你了,我一定听你的话,好好治病!”

  老关离开了医院,但丛莲芝夫妻俩的遭遇始终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他觉得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应该发动社会各界伸出温暖之手,为丛莲芝奉献爱心。随后,老关来到报社,找到丹东鸭绿江晚报的记者乔戍宇,向记者详细介绍了丛莲芝的家庭状况。听了老关的介绍,乔记者非常同情丛莲芝的遭遇,决定呼吁社会共同来帮助这个重症的下岗职工。

  5月4日,老关和乔记者一起来到230医院血透科,在透析室的病床前,老关陪同乔记者采访了丛莲芝。5月15日,丹东鸭绿江晚报以“一个身患重症,一个不离不弃,半路夫妻情深似海”为题,报道了丛莲芝的遭遇。新闻见报后,一些好心人纷纷慷慨解囊,出手相助这个重症的下岗职工……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