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撤销驻京办,铲除“需求土壤”是关键——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评论:撤销驻京办,铲除“需求土壤”是关键
2010年01月26日 09:33 来源:工人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据《瞭望》新闻周刊1月24日报道,有关主管部门刚刚出台了一个关于加强和规范各地政府驻京办事机构管理的红头文件,在未来的6个月内,数千家驻京办将被撤销。

  重要的是透明监管

  当前一些驻京办等办事处之所以出现不少问题,和监督不够有直接关系。而监督最重要的就是透明。在很多地方的政府报告和财政预算报告中,很难看到有关办事处花钱的情况。

  没有了透明,恐怕一般人很难知道全国究竟有多少类似的驻京办,这些办事处一年要花费纳税人多少钱,它们一年下来干了什么。而到现在为止,我们对办事处的管理一直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如“所有驻京办每年需要的全部经费就在100亿元以上”都是有关专家估算出来的。

  缺少透明,监督不到位,出现问题就在所难免了。因此,从某种角度来看,减少驻京办,哪怕就是减少到一家,只要缺少监督,也无法保证不出现问题。如何杜绝办事处出现问题,就应该双管齐下:一方面撤销不必要的办事处。另一方面加大对办事处管理的公开力度。

  通过公开,让群众知道办事处花了多少钱,这些钱都花在什么地方,而不能让这些钱成为一笔糊涂账。只有公开了,增加了群众的话语权、监督权,让群众知道办事处做了什么,从而决定办事处的去留,恐怕也不要上级发文,很多办事处就会撤销了。而保留下来的办事处,也不敢懈怠。(肖华)

  要下大决心

  对于在未来的6个月内驻京办撤销:有人认为时间很宽裕;也有人表示担心,认为驻京办问题远非一撤了事那么简单,如果根本性问题没有解决,它还会以各种形式隐性存在。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驻京办在加强地区间协作、服务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处置突发事件、维护首都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打着驻京办名义行贿受贿等行为,以及驻京办机构设置过多过滥、职能定位不准确、公务接待不规范、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的种种问题。

  良莠不齐的驻京机构影响了驻京办的形象,引发了群众的不满。因此,撤销和整顿驻京办刻不容缓。

  问题的关键在于,哪些该撤哪些该留?恐怕没有制度层面的硬杠杠和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管,很难保证公正。

  在我看来,既然驻京办问题多多、群众意见较大,就一定要下决心撤销。即使是那些保留下来的驻京办也要按照“谁派出、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人员和责任追究。另外,建议审计部门加强对驻京办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管和审计,并定期通报驻京办事机构廉政建设、履行职责、执行财经纪律等重要情况。只有如此,才能保证驻京办机构列车在良性的轨道上行驶。(赵国旗)

  铲除“需求土壤”是关键

  从2006年至今,驻京办去留悬念已有4年。驻京办改革也曾被圈内人士称为“搞不动的东西”。如今,随着新方案雷霆下发,悬念终于尘埃落定了。

  那么,半年之后,这数千家驻京办真的将烟消云散、不复存在?我的看法是,未必。至少现在还不宜如此乐观。看一看驻京办赖以生存的土壤就知道了。

  驻京办之所以存在,主要是因为地方政府“跑部钱进”的需要。在现今的经济和财政体制下,中央各部门集中了大量的项目和资金,资金的转移支付规模也越来越大。一方面,一些项目和资金的下拨程序不尽完善,甚至存在个人决定重大事项的情况;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出于发展的冲动,靠“跑部钱进”来争取项目和钱。仅仅靠从表面上取消驻京办,不足以解决根本问题。

  当以上问题得不到解决,矛盾找不到出口时,仅仅下一道“撤销令”是不可能真的撤销的。他们可能改头换面,也可能转入地下,甚至好像割韭菜一样,今天割掉了,过几天再长出一刀新的嫩韭菜。(殷国安)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