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如何防止“管钱的变成劫钱的”?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重庆日报:如何防止“管钱的变成劫钱的”?
2010年02月04日 09:30 来源:重庆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一起涉及云南省财政厅原副厅长肖晓鹏、原副调研员陈锐平和几个州、县财政局原局长的系列腐败窝案近日宣判,这些“财神爷”的敛财术随之曝光:注册一个公司并编造几个项目,就套取数百万元财政扶持资金;下拨70余万元扶持款,明目张胆截流30多万元;给企业申报项目资金提供“关照”,收取“感谢费”数十万元……

  财政资金为何会被轻易套取?“财神爷”为何能够变成劫钱的“强盗”?肖晓鹏、陈锐平等人上下勾结疯狂骗取财政项目资金,足以令人警醒:这些人骗取财政资金的手段并不高明,在现行财政体制下,既然他们能这样做,别的“财神爷”也能这样做,虽然他们不小心东窗事发了,是否还有别的“财神爷”频频得手而安然无恙呢?

  据办案人员分析,财政系统官员权力过大,且缺乏有效的监督,同时,项目资金的安排随意性大,除年初预算安排外,追加项目资金等分配也不规范,这些都为一些“财神爷”截流提成甚至监守自盗留下了操作空间。这个分析揭示了此类“管钱变劫钱”案件的成因:“财神爷”们掌握着分配项目资金的大权,这种权力又可以进行暗箱操作,项目资金分给谁、分多少几乎都由“财神爷”自己说了算,这决定了他们一定会把相当一部分资金分给“自己人”、“关系户”,甚至直接分到他们自己手中。不必一味怪罪肖晓鹏、陈锐平等人目无法纪、贪婪无度,我们每个人都不妨扪心自问:如果把我放在他们那个位置,我能不能“狠斗私字一闪念”,对如探囊取物一般的“劫钱机会”绝不动心?

  欲防止“财神爷”中饱私囊、监守自盗之事一再发生,最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将政府部门预算向社会全面公开,包括预算分配、预算变更、项目预算安排、追加项目资金等“账本”细目,把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情况全部拿到阳光下晾晒,使公众可以查询到财政资金的每一笔钱都花在了什么地方。不久前,财政部向各地财政机关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地方财政预算信息公开的通知》,要求各地做好财政预算信息的主动公开工作、依法申请公开工作和其他相关基础工作,逐步实现地方财政预算信息的全面公开。这将从全国统一的制度建设层面着手,通过信息公开引进外部制约力量,对财政部门配置财政资金的权力进行监督,防止“财神爷”打财政资金的歪主意。

  也有人认为,目前财政预算信息公开在技术上存在实质性的困难,比如一名财经部门官员在去年全国“两会”上表示,预算公开涉及到很多数字、口径和多方面的因素,如果把中央预算的每一个项目都公开,恐怕是一篇洋洋几十万字的大文章,大家未必听得懂、看得懂。这种对技术问题的担心其实是不必要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发展到今天,通过官方网站或纸质媒介将财政预算信息公诸于众,在技术手段上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其最基本的思路,就是沿着“大项目(单位)—小项目(单位)—更小项目(单位)……”的方向,将预算分配由大到小、由粗到细逐步落实到一个个无法再细分下去的具体单位或项目上。只要财政预算的“明细账”公开到这个程度,人们沿着上述方向逐步点击、查阅下去,就能了解到预算中每一个大小项目乃至每一块钱的最终去向。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公开是民主政治的大势所趋。为从根本上遏制“管钱变劫钱”之类闹剧上演,推进财政预算信息全面公开刻不容缓!潘多拉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