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话题成代表委员争执点 争议背后折射民情诉求——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新话题成代表委员争执点 争议背后折射民情诉求
2010年03月12日 09:06 来源:工人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一些新的话题在两会上出现了争执。对此,代表委员们观点不一,甚至截然相反。然而,民情即在这些争执中。透过代表委员们的这些争执,我们能看出些什么?

  房价到底高不高?

  ●观点A

  北京国际饭店。全国政协委员王平,这个曾经第一个提出限制央企高管限薪提案的女委员开始就高房价、收入分配问题发言:

  “现在房价太高了,青年人一毕业就要开始还一辈子的债,很多房子空在那里没人住,还有很多人根本买不起房子。能不能查一下晚间住房‘黑灯率’?怎么解决?可不可以给一个说法?”

  会场依然安静,王平委员却激动起来:“城市化的过程这么快,在享受他们劳动成果的时候,为什么不能给进城务工的人相关保障措施,我去过很多基层地区,那里的人民生活仍然很苦,贫富悬殊这么大不得了。”谈着谈着,她竟然当众呜咽,流下了眼泪。

  ●观点B

  就在隔壁的经济界别会场,闪光灯不断。央企、民企、银行家围坐在这里,吸引了更多的媒体,甚至出现了限制人数、按先后顺序排号的场面。

  “房子涨价的真正原因是钉子户。”发言的同样是位女委员,房地产商穆麒茹。在另外一个会场,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张杰庭在回答记者“房价高老百姓怎么办”的提问时大声说:“老百姓有老百姓的活法。有钱人有有钱人的活法。”全场鸦雀无声。

  【记者观察】

  在两会的平台上,来自不同行业的代表委员因不同的利益立场有自己的“观点”很正常。但谁也不能忽略这样一个前提:公平与正义。从来没有人呼唤过绝对平均,普通劳动者只是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合法收入争取体面的生活。当房价高到令房地产商“都不好意思”,当房价高到省部级领导的合法收入都买不起的时候,当房价成为一个千千万万人关注的社会问题的时候,作为全国人民利益代表的两会代表委员理当冷静地坐下来商讨一下解决办法,提出解决的建议。

  值得安慰的是,大多数代表委员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党和政府正在积极采取措施,抑制高房价。

  医患关系为何紧张?

  ●观点A

  “我是骨科大夫,天天开刀,我这一辈子,一个红包都没有收。我不知道你这个根据从哪儿来的?”在3月7日上午举行的政协委员谈医改的集体采访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教授温建民在回答有关“医疗红包的现象破坏医患关系”时显得十分激动。他表示:“大部分的医生没有收红包,但也有个别医生收红包。希望大家理解当医生的难处,不能把个别医生行为放大化。”

  对于这个话题,温建民继续说,一段时期以来,医院的公益性和被推向市场的矛盾,最后落在医生和病人身上,医患关系给人的感觉像是金钱的关系。而医疗行业是一个高风险、高智能、高体力行业,医生每天面临的压力很大。医患关系的改善,还需要患者多些包容理解。

  ●观点B

  对于医患关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魏群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大医院普遍存在着‘挂号、交费和检查排长队,看病只有五分钟’的现象,看病的不方便引发多数患者的不满和抱怨,这才是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她表示:医患关系紧张已经成为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没啥别没钱,有啥别有病”,这是老百姓害怕生病的真实写照。从这个侧面,你就可以看到当下看病难、看病贵有多严重了。

  “当前医患关系紧张是现实存在的,它直接影响到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副院长顾晋认为除了机制体制的原因外,医疗技术水平、服务质量、服务态度尚有缺陷,医学教育中的医患关系、法律道德教育的欠缺,都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

  【记者观察】

  医患关系是否健康和谐,不仅直接影响医务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率,而且直接影响患者的健康与安全,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当前由于体制机制的不合理,造成了医疗机构公益性淡化和医患双方在经济利益上的对立,这些成了影响医患关系的根本原因。事实上,医患关系的实质是“利益共同体”。因为医生和患者共同的“敌人”是疾病,两者有着“战胜病魔、早日康复”的共同目标。而且战胜病魔既要靠医生精湛的医术,又要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积极配合。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说到底是为了维护医患双方的利益。这样看来,维护医患这对利益共同体的良好关系,不光需要医疗机构、医生的努力,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