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语言年”:百花齐放春满园——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中俄“语言年”:百花齐放春满园
2010年03月24日 18: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社莫斯科3月23日电 题:中俄“语言年”:百花齐放春满园——俄罗斯“汉语年”开幕式侧记

  中新社记者 田冰

  “我们热爱中国!”23日晚,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当俄罗斯“汉语年”开幕式尚未结束,身后一位俄罗斯男青年用纯正的汉语喊出这一声时,引发观众席上一片会心的笑声。

  当晚的克里姆林宫大礼堂座无虚席。当习近平副主席和普京总理共同步入会场时,近三千名观众全体起立热烈鼓掌欢迎。令记者“颇感意外”的不仅是观众爆满,而且绝大部分是俄罗斯青年人,可谓“酷男靓女迷人眼”。由此可见,中俄人文交流正在逐步深入年轻一代的心间。

  面对台下数千名俄中青年,习近平在致辞中娓娓道来,如数家珍:“汉语和俄语都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我们看到,中俄最早的文化交流包括了语言文字交流。”他说,新中国成立60年来,双方互派大量留学生刻苦攻读汉语和俄语,借助语言文字这一沟通桥梁,使中俄人文交流拓展到各个领域。长期以来,俄罗斯翻译家精心翻译出版了大量中国古典文学、哲学著作,中国翻译家也将众多的俄罗斯经典翻译推荐给中国读者。《叶甫盖尼·奥涅金》、《战争与和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经典名著在中国家喻户晓。“两国文化在长期交流过程中相互尊重,相互借鉴,成为推动中俄关系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习近平的讲话博得全场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和叫好。

  习近平说:“如今,中俄语言文化交流伴随着历史前进的步伐,正步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新时代。”文化因交流而丰富,心灵因交流而沟通,友谊因交流而加深。他说,今年是中国的“虎年”,“汉语年”活动将使两国关系如虎添翼,生气勃勃。

  在接下来由两国青年学生和艺术家表演的精彩文艺节目中,《中国功夫》令人叫绝,芭蕾舞《胡桃夹子》片段令人遐想,俄罗斯在华留学生在自己家门口上演的情景相声《汉语真有趣》令人捧腹,而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和北京残疾人舞蹈学校再次奉上的《千手观音》更是打破了俄罗斯人在节目进行当中不鼓掌的“规矩”。在全体演员联袂演唱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主题歌《我和你》的歌声中,在如潮掌声中,台上台下依依惜别。

  早早赶来的奥克桑娜目前是莫斯科一家公司的“白领”。她对记者说,她大学时的专业并不是中文,但从4年前随父母去中国旅游一趟归来后,就“怎么也忘不掉这个神奇的国度”,为此父母为她专门找了中文老师,开始苦学汉语,后到中国大连留学一年。“我现在的老板之所以给我这份工作,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我会说中文,了解中国的事情。因为公司在中国的订货都是由我来‘搞定’的”。似乎为证明此言非虚,就连她写在采访本上的名字都是工工整整的汉字:奥克桑娜。

  在散场时记者巧遇大学时的俄语老师。旅俄十余年的李老师感叹,“当初教你们俄语课时,还真想不到中俄之间语言文化交流发展会这么快。我现在身边就有很多学汉语的朋友,不仅有小孩,还有四、五十的中年人求我给他们找中文老师呢。习近平副主席说的太好了,双方人文交流在推动两国关系发展方面真的发挥着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