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让地沟油事件的“深喉”噤声是社会悲哀——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时评:让地沟油事件的“深喉”噤声是社会悲哀
2010年03月25日 10:06 来源:燕赵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武汉工业学院何东平教授否认曾提及“全国每年有200万吨到300万吨地沟油回流餐桌”。因为当初稿件见报第二天,何教授说各级各部门领导打来电话,他的压力很大。他说,“这个数字太敏感,不该以我的名义讲出来”。(3月24日《中国青年报》)

  “深喉”通指“为记者提供重要资料的人”。在地沟油事件中,何东平教授也是中国的“深喉”,他用权威数据为我们揭穿了地沟油背后的丑恶交易,向损害群众健康、污染道德风气的罪恶勾当和不良从业者发起了“无声的战斗”,令人肃然起敬。

  正是何东平教授黄钟大吕的发声,借助《中国青年报》的权威平台,更多地沟油的危害受到曝光。24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在西安,正在熬炼废弃油的连锁火锅店被突击检查的药监部门现场查获;在济南,电视台记者跟拍到不法商贩打捞地沟油的画面;在深圳,荔枝林里隐匿的无证养猪场还在偷炼贩卖潲水油;在武汉,地沟油的回收和贩卖已形成一条完备的产业链,大酒店每年以数万元出卖收购权……从公众到媒体,从政府到各级从业者,从职能部门到各界群众,全面迅速出击,人们期待食品安全能得到改善。

  按说,各级政府官员和职能部门应该隆重表彰何教授,感谢他为民请命、敢说真话、毫不畏惧的公共知识分子气质。特别是在不少公共知识分子都成了“御用专家”、“金喇叭选手”的今天,何教授的做法就更是一种慷慨公正的“士”的风采。可没想到何教授的真话还是触动了某些人的痛处,或让有关部门失了脸面,或让既得利益者断了财源,他们害怕了,开始利用各种有形无形的手段,向何教授施压。

  不是“深喉”立场不坚强,而是周边环境太恶劣;不是何教授缺乏坚定的学术信仰,而是社会文化中的“良币驱劣币”的力量太大。中国“深喉”一向危机四伏:上海女医生陈晓兰9年医疗打假生计陷于绝境;因举报鞍山市国税局违法违规行为的李文娟遭到打击报复;离休干部周伟因举报“慕马案”,遭到慕绥新“从重从快打击”……何教授得罪了某些人和利益群体。所以,他做出改口选择也是迫不得已。

  时代需要精神大儒,社会需要正义环境,对于何教授这样的“社会啄木鸟”,人们仅仅停留在观望状态是不够的,还应该充满感恩意识,对这种孤军奋战者亮出坦荡激越的“大声支持”,并将巨大的精神激动转化为实际行动,让他们摆脱孤立状态,不能流汗后再“心理流血”。(刘克梅)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