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东北干旱——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2004年东北干旱
2010年03月26日 11:11 来源:中国天气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2004年全国主要干旱分布示意图(国家气候中心)
干旱的稻田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2004年我国降水量较常年稍偏少,其空间分布呈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接近常年,其中海南、广东、江苏、广西、陕西、福建、江西、甘肃、宁夏等省(区)降水量较常年偏少1-3成,另外,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区的交汇区域、新疆南部等地降水量比常年偏少3-5成。降水量偏多1-2成的省区只有山东、西藏、重庆、及新疆北部和西部、青海中部等地。2004年除西北地区东北部发生严重春旱,东北西部、内蒙古东部发生百年一遇春夏连旱,以及华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1951年以来最为严重的秋旱之外,全国其余大部分地区降水分布比较均匀,土壤呈现干湿交替,未发生大范围持续性干旱。其干旱时空分布特征为:西北东部和华北西部干旱主要出现在3-4月,东北干旱主要出现在2-6月,东北东南部10-11月再次出现秋旱;7月下旬-8月上旬四川东部、重庆、福建东部、浙江北部、江苏南部一度出现伏旱;9-10月华南、长江中下游出现严重秋旱,其中广东、海南发生秋冬连旱。全年受旱面积较大或旱情较重的有广西、广东、吉林、内蒙古、宁夏、黑龙江等省(市、区)。总体来看,全国持续性干旱范围偏小,损失偏轻,受灾面积远低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平均水平。

  2004年我国旱灾的总体评价是:干旱偏轻年景。

  主要干旱分布特征

  1、北方大范围春旱

  2004年入春后,北方大部分地区持续少雨雪,东北西南部、华北、黄淮、西北东北部等地2004年3月1日~4月24日的降水量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少值。与此同时,这些地区气温持续偏高,土壤墒情下降,致使干旱面积不断扩大,感情日益严重,春播作物适时播种出苗和冬小麦生长发育受到很大影响。

  2、内蒙古东部、吉林西部、黑龙江西南部、辽宁西北部发生严重春夏连旱

  1月1日~6月中旬前期,内蒙古东部、吉林西部、黑龙江西南部、辽宁西北部降水持续偏少,半年来上述区域(43站)平均降水量仅有58.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5成,为1951年以来同期极小值,根据统计,上述地区如此长时间降水量偏少的气候事件属于百年一遇极端气候事件。

  与此同时,6月上中旬这些地区气温异常偏高,区域平均最高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3.3℃,仅次于1982年,为1951年以来次高值。酷热的天气使该地区的旱情进一步加重。与北方大旱的1965年同期相比,东北地区的轻旱范围小于1965年,但重旱范围已经超过1965年。

  3、华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大范围秋旱

  2004年入秋以后,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持续偏少,尤其是10月份降水锐减,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降水量不足10毫米,偏少8成以上,导致秋旱快速发展。9~10月广东、广西、海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7省(区)平均降水量仅有98毫米,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小值。11月旱区已扩展至几乎整个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部分地区达到特重干旱等级。

  干旱影响

  总体来说2004年受旱面积相对较小,总体旱灾偏轻。但内蒙古东部、东北西部发生了严重春旱,广西、广东及海南的部分地区发生了冬春连旱和秋冬连旱,损失惨重。

  2004年全国农作物受旱面积1725万公顷,其中成灾1085万公顷,绝收168万公顷,灾情较常年偏轻。据国家防总统计,2004年因旱造成损失粮食231亿公斤,比上年减少77亿公斤,因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48.2亿元。旱灾造成了农业、林业、牧业、水产养殖业直接经济损失54亿元。另外,全国共有5378万人受到旱灾的影响,2340万城乡人口、1320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临时饮水困难。因旱缺水累计减少发电量70亿千瓦时。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