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烤烟乡全民挖井自救存隐忧 或致地下水位下降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云南烤烟乡全民挖井自救存隐忧 或致地下水位下降
2010年03月27日 08:46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滇中地带的楚雄州大姚县新街乡村民,面对饮水无着的“走投无路”后,开启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全民自救。大麦地村民代美周和他的金探牌钻井机,成了当地有名的“专业机械钻井队”。大旱以来,他奔波乡里,共打了10多口四五十米的深井。

  官方统计仅至3月1日,村民就自筹资金打井240眼,西南人并不熟悉的深机井遍布云南烤烟示范样本的新街乡。全民自救启示后,政府参与统筹规划并扶持打井。一场大旱悄然改变着人们对水资源利用的习惯,同时促使政府开始考量必须为农民和庄稼购买“保险”。

  亦有反对的声音———云南地形特征是山高箐深,过渡利用地下水水资源易影响地质条件。权宜之计后,云南长期抗旱准备何去何从?

  全民挖井自救

  大旱之下,大姚县其他乡镇的村民开始艳羡甚至嫉妒———离县城18公里外的新街及石羊乡村民。因为这里地处大姚县坝区,仅新街就有小(一)型水利工程6件,小(二)型水利工程58件,2万立方米以上小水库、小坝塘100多件,丰富的水利设施贮存了全县四分之一的水资源。

  但百年大旱也深深影响着这片大地。春节前后,石羊乡芦川村大河屯村组4个坝塘开始龟裂,不久后村里3口沙井先后干涸。更“恼火”的是,新世纪以来大姚县经历3次6级以上地震,尤其是去年7月的强震,对当地水利设施造成严重破坏。

  春节后,村民齐齐上阵,两三户成一个小组,开始遍地挖井。南方日报记者在该乡采访期间,凡是涉及干旱的话题,村民们交口称赞“专业打井施工队”,“能耐可大了,打下三四十米,十多口井没有不出水的。”

  专业队其实并不“专业”。去年底持续干旱没有出现缓解的迹象,大麦地村民代美周放弃了去广州打工,而是从昆明带回一台钻井机。从去年12月1日,在自家20亩烤烟地里,打出第一口深井后,声明远播新街乡,他和钻井机成了村民眼中最著名的“专业队”。

  保证了烤烟承包田用水需要后,他开始忙活起来。“我现在是人不歇工,钻机不停,花钱请我打井的村民排着队”。如今,吃水不忘挖井人———不管走到谁家,代美周和新街乡另一个挖井人,都成为村民家的坐上宾。

  政府参与统筹

  深挖井的“麻雀战”后,政府开始规划和统筹,充分发挥已打机械井的效益。芦川村大河屯村王连珍等3个村民,收到政府补助的打井费用600元———紧邻的三四个水井被划作一个片区,政府出资修建水池,使水井成为“公有”,而补贴户的村民负有管理责任。乡干部也欣喜地将全民打井列为抗旱经验文件中的第一条。其中提到“全乡采取了人工打井、机械打井等办法,有效解决群众饮水问题。”

  据统计,截至目前新街乡境内持续干旱,共造成5656人、2053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农作物受灾23251亩、成灾18579亩,绝收14034亩,经济损失达852.4万元。蓄水总量扣减死库容及淤积、蒸发,仅剩131万立方米。

  深挖井的全民自救及与政府良好互动后,新街乡挺过了人畜饮水困难。村民开始安心生产,与南华县铅厂村村民绝望情绪不同的是,他们对“小春损失大春补”的政府号召,充满信心。最近,肖家凹村村民杨德明,同时购买了玉米良种和水稻良种,做好后期下雨就栽秧、持续干旱就种玉米的“两手”准备。

  乡政府也在团山上西冲村建立水稻育秧点,帮助全乡干旱村民组做好育秧工作,目前已育秧501.5亩,全乡计划水改旱8700亩。“喝的解决了,就会专心想办法生产。”杨德明说。

  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期间,多名当地政府官员却提到深挖井的隐忧。大姚县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表示,“云南地形特征是山高箐深,过渡利用地下水资源易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影响到以后的山区村民用水。”

  全民挖井后,他也曾向政府建议,应对开采深层地下水严格监管控制,避免因打井过多影响地质条件和水源。“挖井毕竟只是权宜之计,对云南来讲,多修建储水库才是正道,而这一直被忽视。”

  一场自救运动,促使政府开始考量必须为农民和庄稼购买保险。而现在就值得重视的是,一旦度过这场灾难后,这份“保险”还要尽量避免附加破坏。●南方日报特派记者赵洪杰发自云南楚雄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