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养老问题迫在眉睫 半数以上养老机构亏损——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郑州养老问题迫在眉睫 半数以上养老机构亏损
2010年03月29日 11:05 来源:河南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郑州市民政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郑州登记在册的养老院有近40家,可提供床位5000张左右。现在,每7个郑州人中就有1个老人,而床位数与老人总数的比例过于悬殊。

  养老院床位空置率达30%

  郑州民政部门统计,郑州市所有养老机构可提供床位5000张左右,目前仅住3800多人,床位空置率超过30%,绝大多数老年公寓处于“吃不饱”状态。

  “我很看好养老市场,但事情并非想象中那么乐观。我们共有500个床位,目前只住了348位老人。”郑州晚晴山庄老年公寓副院长金凤说。

  “长期以来,一般只有患病或年老不能自理的老人才愿意被送到养老机构,这和国外的情况很不一样。”金凤说。

  记者在一些养老院走访了解到,这些入住老年公寓的老人中,不能自理和24小时需要照顾的老人达到70%,生活能自理的老人仅有30%。

  “按照国家规定标准,千位老人需要配备15至30个床位,而郑州市床位数配备只有11个左右,与国标水平相差甚远。”郑州市民政局老龄处处长刘学刚说。

  入住养老院 老人顾虑重重

  记者采访了解到,虽然一些老人没有住进养老院,但却或多或少考虑过这个问题。

  70岁的高顺城老人顾虑的首先是经济问题,他说:“我看过多家老年公寓,条件比较好的一个月费用一般在1500元左右,价格高是我不愿意去的主要原因。”

  据悉,目前郑州养老机构收费按高、中、低档有所不同,每月从500元到1500多元不等,一般包括吃、住等服务。

  家住经三路的郑大爷则认为养老院的生活不如在家里自由,他说:“我感觉那里就是个老年人集体宿舍,肯定会相互影响。”

  此外,有的老人还比较担心饭菜的口味问题、护理人员是否能悉心照料的问题,“父母住进养老院,儿女面子上过不去”的顾虑也仍然广泛存在。

  已入住养老院5年的83岁的蒋淑贞老人看法不同,她认为孤独感和缺乏交流是老年人心理上最突出的问题,养老院能让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更丰富。

  半数以上养老机构亏损

  谈起养老问题,郑州颐和老年公寓负责人王飞有很多无奈。他运营的养老院从2008年接手到现在,经营一直处于亏本状态。

  王飞告诉记者,对于养老院的投资人来说,必须面对“投入大、周期长、周转慢、利润低”的现实,这是一个见效慢的“微利”行业。

  采访中,一些不同规模的养老院负责人一致表示,他们几乎都将收回成本的时间放在了五六年以后,目前郑州半数以上养老院都处于亏损状态。

  对此,刘学刚则表示,养老院有着广大的市场需求,养老院“吃不饱”和亏损原因主要是硬件设施不健全、护理不到位等。要想改变现状,养老院应该尽力提高各方面的服务水平,打造特色护理模式。

  养老产业迫切亟需市场化和政策扶持

  据民政部统计,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达1.69亿,且以每年近千万的速度增加,已成为潜力巨大的消费群体,预计到2010年,我国养老市场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

  “未来中国养老将是一个很庞大的市场。养老院是一个非常好的产业,既能为社会做出贡献,也有一定的盈余空间。其实,我们缺的就是资金和政策支持。”晚晴山庄老年公寓副院长金凤说。

  金凤说,2006年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出台了一系列好政策,在土地、水电气暖、通信、有线收视、床位补贴等方面,养老院享受减免政策。但时至今日,除免税优惠外,其他政策大多未得到有效落实。

  颐和老年公寓负责人王飞认为,目前郑州市养老机构仅有两家公办性质,其他均为民营性质。在发展民营养老机构增量的时候,政府应当进行政策扶持,可实行公办民营的政策,鼓励民办养老院发展,并给予适当补贴。政府在政策方面扶持并资助民间力量,民办养老院将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记者 李凤虎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