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岭煤矿被困者系建筑工人 井下生存能力堪忧(4)——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王家岭煤矿被困者系建筑工人 井下生存能力堪忧(4)
2010年03月30日 15:12 来源:中央电视台-新闻1+1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岩松,刚才赵旭最后一个问题,其实透露了很多新的信息,到目前为止,一个新的进展,你怎么看待这个信息的性质?

  白岩松:

  首先我们可能要先去了解一个小常识,我们总是经常会在悲剧的新闻当中去了解一个过去完全不知道的知识,比如说这次会有一个所谓的小窑老空水。

  是什么造成了这次突然水就来了,刚才短片当中,我们好多工人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水来得特别猛,那一瞬间,当然之前你现在知道了,会有渗水,只是做出的向后去后退,而没有做出升井这样的决定,我相信将来大家会去找责任,会去查责任。

  回到小窑老空水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这个词太专业了,我做一个比喻,不一定准确。它是一个过去开才的矿,或者是小矿,或者是本矿开采的时候煤挖走了,这就空出来了,空出来之后地下水和地表水进入,就成了一个蓄水的一个包,就像我们身上一个包,这次新闻当中你注意到了,说是建筑工人意外凿穿,也就是说这包一下子被捅破了,这个水哗一下子就下来了。

  那么,它的“好处”是什么?一次性来得的确很突然,但是它不会再新加了,不会再蓄了,就是这个包被捅破了,有多少水就出来多少,它不像扎破一个水管,那水管可能会源源不断地在往里进,这可能说好的一面,我们希望在那儿经过了最初的一瞬间冲击之后,这153名兄弟都能扛得住,接下来就会进入到一种常态的坚持之中,因为水情不会发生太复杂的变化,不像水管要是捅破了的话,有水不断地要进入。

  但是不好的地方,它不用饮用,有气味,有腐蚀性等等很多的因素。所以,到现在为止,我不是特别接受“意外”这个词,究竟是建筑工人失手的意外,还是我们整个在布置的得时候,之前对这个情况了解不全所以产生的这种意外,还是已经发现的渗水,但是没有做出更能关照生命的下决定和有勇气的决定,哪怕牺牲利益,而是一个全方位的撤出。我相信,作为一个记者,这么多年的报道煤矿的事故的时候,这件事在事后追责的时候又会变成一个责任事故。

  主持人:

  对,刚才赵旭也讲了,这些工人都是经过72小时培训,但是他们并不能够掌握周围是不是有废弃的巷道的。

  白岩松:

  有的时候求生的时候,需要的就是常年累积下来的经验,因为对这里头复杂情况,他们即使经过培训,也仅仅也是纸面上的,而且有的只是很短。短片里头我们看到了那句话,那句话让我眼泪差点下来,说你为什么还要下井呢?“打工的”。他自己是这样看,我们不能这样看他,任何一个煤矿如果只经过很间简短的培训的话,我觉得很危险。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