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抛弃不放弃 王家岭矿难救援谱写生命奇迹(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不抛弃不放弃 王家岭矿难救援谱写生命奇迹(2)
2010年04月07日 17:42 来源:北京电视台-《天下天天谈》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短片2,3月28日14时30分许 透水事故发生

  2010年3月28日下午两点30分许,位于山西省乡宁县和河津市境内的王家岭煤矿,突然发生透水事故,超过20万立方米的地下积水瞬间喷涌进入矿井巷道。当时下井工作有261人,其中108人成功升井,153人不幸被困井下。救援活动随即展开。

  主持人:好,这是当时现场的情况,大伟老师,首先给我们来解读一下,什么是透水事故。

  王大伟: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做预案,都要防患于未然,但是这个预案和防患于未然里边,我们最怕的,一个是水,一个是火,是吧,叫水火无情,在矿山建设当中,这两个东西更是大敌,所以我们说什么是透水呢,就是在矿山的建设中和生产过程中,是吧,由于防水的措施不得力,而造成的地表水、地下水,无序地渗入到矿井之中,造成人员伤害,造成物质上的损失,这个咱们管它,有专门的术语叫透水,这个透水可不是个小问题,一旦有透水,就会造成较大的事故,重大的事故,甚至特大的事故,每年由于这个透水造成的生命财产的损失也是非常触目惊心的。

  主持人:大伟老师,另外我们这边有一条最新的消息,和大家来分享一下,就在王家岭115名工人获救的同一天,美国当地时间5号下午的3点左右,在美国弗吉尼亚州一家煤矿发生了爆炸,至少造成25人死亡,那么我们看到美国那边发生的是爆炸事故,而在山西王家岭发生的是透水事故,那爆炸事故和透水事故,在煤矿建设的过程当中,是不是都是很常见的?

  王大伟:对,水火无情,这是煤矿里面的两个大敌,是吧,所以每次这个事情一发生,一个是透水,一个是瓦斯爆炸,那么它造成的后果都是非常严重的。

  主持人:秦处长,刚才我们也看到了一个被困人员的位置图,能不能请您再给我们具体讲一讲,这次被困工人在井下,他们具体困在什么样的位置,这给我们的救援提出了什么样的难度?

  主持人:秦处长,刚才我们看到了一个被困人员的位置图,您能不能结合刚才的位置图给我们讲一下,矿工所处的位置,给我们救援工作带来了哪些难度?

  秦怀海:这次被困人员分别被困在回风巷道的尽头,和辅助运输巷道,那么这个矿井,因为在建矿井,矿井比较深,那么它有一个辅助矿井,我们能从辅井进去,辅井它是有一个斜坡,它的坡度在25度,长度达将近800米,由于这次透水以后,再加上属于老窑透水,里面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特别是瓦斯,那么通过这个坡度以后,如果把大量的输水管道从矿井,然后接到井下、水面,难度相当大,而且在接的过程中间,肯定有焊接的情况,如果出现火花,容易导致次生事故的发生,所以这给我们下边的被困人员的救援,带来很大的困难。

  主持人:但是刚才我们说到他这个位置,包括这些坡度,包括坡的长度,是不是为他们的生存也创造了一些条件。

  秦怀海:它是这样,它是新建矿井,新建矿井有一个特点,它是不平整的,那么我们现在这些被困的矿工,都在一些比较高的位置,高出水面的位置,这是给他生存,生命条件带来一定的空间,有一定的生命条件,否则的话,他没有这种生存的条件存在。

  主持人:那么在透水事故发生之后,各方救援队也是迅速抵达王家岭,尽快排除井内的透水,成为了当务之急,我们来看一下。

  短片3,排水,全力以赴争分夺秒

  事故发生第二天,救援急需物资迅速调拨,十多支矿山救援队、三千多人从各地先后奔赴事故现场。排除20多万立方米的积水成为救援的头号任务,在多台水泵开足马力、昼夜不停工作下,到事故发生后的第五天,也就是4月2号晚六点,水位下降了3.3米,排出水量达到6.6万立方米。由于矿井情况十分复杂,输水钢管和水泵都是依靠人力攀爬25度斜坡,才被运送到地下几百米深的狭窄空间里。

  主持人:好,这个我们还得再请王教授给我们详细来解说一下,这次排水对于这次救援,您觉得是不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点?

  王大伟:对,现在里边的流水量是非常大,而且远远超出了事先的估计,刚才我来的时候,我听到这么一个消息,说现在瞬间,就是我来到演播室前,已经排了19万立方米的水,就是远远超出了当时预计的11万立方米的这个水,那么这是一个。

  第二个,现在的问题就更严重了,就是它是水位下降以后,但是里面有好多小巷子,他们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像这些巷子里面的排水就更难了,因为可能水泵进不去,这是一个,再有一个是同时发现矿井里面,现在瓦斯的浓度已经不断地在上升了,那么在上升的过程中,它要超过一定的极限之后,那么底下的作业就更加困难,因为它有一个安全生产的一个最低的限度,那么现在已经远远超过这个限度,所以它的整个排水的困难,将会越来越大。我们真的为这些被救助上的115名矿工兄弟唱赞歌,由于他们顽强的生命力,由于他们不放弃的自警自助自救,那么才使得这个奇迹得以出现。

  主持人:你说得太对了,就在我们在争分夺秒排水的同时,这些井下的工人兄弟,他们没有放弃坚持,他们一直在坚持,而且他们有组织地展开了自救,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短片4,被困工人一条心 奋力自救

  根据事后获救人员的回忆,28号大水冲来时, 工人们用裤腰带奋力把自己挂在矿壁上,在水里浸泡了大约3天3夜后,有矿车陆续漂过来,几名工人奋力爬进去,挤在一起,互相勉励。在井下最初的几天里,他们吃皮带、纸张、木屑甚至煤块充饥,许多人不得不依靠喝尿来解渴。但就是在如此黑暗、艰苦的环境中,大家都没有放弃求生的希望。

  主持人:秦处长,我们知道在以往的矿山救援中,曾经出现过井下的工人吃木屑,吃煤块,喝尿液这样的情况,这次救援根据我们后来的观察,是不是也出现这样的情况?

  秦怀海:这次救援过程中间,通过被救人员的回忆,也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他们在一开始自带的食物,现在每个矿工都带一定的食物下去,在他食物吃完的情况下,他们就是吃,在这次被困矿工中间都吃水皮,因为中间有木桩,吃树皮,树皮吃完以后吃皮带,然后喝污水,然后还有吃煤渣的。

  主持人:煤渣怎么能吃呢?我们作为普通老百姓不了解这个事情。

  秦怀海:煤渣它主要是这样,胃里面空的话,处于一种饥饿状态,对他的精神方面影响非常大,他吃了东西以后,他感到有东西在里面,对他下一步的从精神主观,从精神方面的作用能体现出来,那么他说有东西吃,他就可以坚持,为了生存他就能坚持。

  主持人:他们吃的这些东西,对他们的身体可以保存一定体力,维持一定的生命力,但是对他们身体是不是也有伤害?

  秦怀海:他们吃这个东西,有几个方面的问题,有几个方面的作用,一个被污染的这种东西,所以现在吃过以后,很容易出现消化道的症状,现在这种被救伤员已经开始出现,部分的伤员出现消化系统的症状,比如腹泻,还有消化功能减弱,腹痛,这些症状都慢慢地出现了,随着时间的延长,可能还有其它的相应症状出现。

  主持人: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咱们井下的工人,他们使用的矿灯一般来说能坚持多久?

  秦怀海:这个矿灯一般能坚持八个小时左右。

  主持人:八个小时左右,大伟老师,这次我们知道,我们井下这些工人,在被困八天八夜之后,他们头上的矿灯,还能发出求救的信号,您觉得这次我们的工人兄弟,有组织的互相协助,最后获得了胜利,您怎么来评价,怎么来解读?

  王大伟:我觉得这是一个最大的闪光点,除了我们要吃,要喝,要保暖,这些东西,工人们都做得极致地好,这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我觉得组织工作非常好,我现在看到的材料是,他们大概几个人,或者一个小团体里就有一个骨干,是吧,就是一个组织者,这个组织者呢,往往是有经验的老工人,他会告诉大家怎么去办,在升井和获救的过程中,这些个老工人,所谓的骨干,他们是最后一个撤离灾区现场的,这个是非常感人的,这一幕。

  第二幕,这里面一个小故事,就是他们上来以后,不是把眼睛都给遮了吗?为什么遮了,就是因为长期不见光,然后一见光,怕眼睛失明。

  主持人:这有什么损害?突然的,在八天八夜以后不见光。

  秦怀海:造成一种失明,是像雪盲那样。

  主持人:是永久性失明吗?

  秦怀海:有可能。

  王大伟:我接着讲那个故事,他们不是都给盖上了吗?大家都不许他摘,除了戴眼罩以外,你看上面还有一个厚厚的毛巾盖在上面,这个一般咱们有经验的人,把他救上来的时候,都是要把脑袋蒙住的,然后盖上,然后这个小伙子老偷着,老偷着掀,然后人说你干吗老掀呢?他说这个对我没必要,他说那为什么没必要?他说我在里面是管灯的,他说我这八天老见光,就是回答你这个问题,他是管灯的,就是平时是把灯关掉的,谁要撒尿了,小王,开灯,他是专门开灯的一位,说明他们在这里面非常地组织有序,分工协作。

  主持人:你管这个,我管那个。

  王大伟:当然最后这个故事,估计可能不久就会揭晓了,但是他们自警自救的这个措施,从现在我们能够察觉到的,就感觉到真是太震撼了,他们做得太好了。

  主持人:就在我们井下被困的工人兄弟,他们在坚持,在求生的同时,在他们脑袋顶上,钻孔的工作也正在同步地进行当中,我们回到现场看一下。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