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报:舆情应对不能止于政府隐情——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法制日报:舆情应对不能止于政府隐情
2010年04月13日 09:27 来源:法制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4月11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公布“2010年第一季度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在其梳理的本季度十件“舆情热点事件”中,贵州安顺警察枪击致死案、山西问题疫苗事件被红色示警,成为了政府应对严重失当、存在重大缺陷的典型(4月12日《中国青年报》)。

  两个上榜样本,不仅广为人知,而且备受关注,尽管事情离画上句号都还遥远,但从迄今为止的动态进程看,它们成为“反面教材”应该说一点都不冤———因为,当事的地方政府都表现消极,最突出地反映在相关的新闻发布会都明显存在避实就虚、闪烁其词、隐情不露的问题,从民主与法治不断进步的现代国家制度框架来看,陷入公众信任危机不可避免。

  民主,在我国并非拿来夸夸其谈的,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要求,政府代言公共利益、代行公共权力、代理公共财产必须遵照公众意愿、服从公众意志,不仅不能行公益私分、公权私用、公产私占等公器私利之事,而且要力求为民谋利的高效;法治,在我国同样并非只为说说而已,是“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宪法要求,政府的一举一动及相应权力运用边界与程序只能由法律界定,守法是其应有品质。

  民主与法治有机统一,背弃民主就难保公平、正义的法治,离开法治则真实、可行的民主也将不存———对政府而言,只有让公众看见、确认其规范运行在民主与法治的轨道上,才会具备公信力,为此就应当胸怀坦荡,阳光、透明地站在公众面前,不藏匿政务信息,不遮掩权力轨迹,否则就等于剥夺公众应有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丧失公信力便是必然的后果。

  看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给贵州枪击案、山西疫苗门的评估,当事的地方政府之所以被指应对严重失当、存在重大缺陷,正是因为事发后处置不透明而失公信。在这个评估中衡量政府应对能力的“政府响应”、“信息透明度”、“政府公信力”3个常规指标上,两起事件的得分均为负数,而另外8起事件好歹都收获正值,这些具体的评估值虽难言完全恰如其分,但对照着看,至少说不太离谱、大体合理,与这些事件激起的公共舆论反响可谓八九不离十。

  两个上榜“反面教材”都没画上句号,这是由于当事的地方政府面对重重疑问选择了消极应对,或保持沉默或王顾左右而言它。那么,当事的地方政府为何置民主与法治的要求于不顾,宁愿置身公众信任危机也不肯让真相大白于天下?到底有啥难言之隐,以至于不能正视问题,不能及时、全面地披露有关信息,不能堂堂正正、开诚布公地回答有关质疑?

  表面上看,这两个典型样本的谜底何时能揭开,关系到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是否被剥夺;而实质上,却反映了挑战民主与法治的有关政府行为何时能扭转。就目前情况来看,还是未知数,甚至让人难言乐观,但正因为如此,社会才更应当不懈鞭策,正如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所做的那样。毕竟,政府没遮掩,即使有问题也不可怕,而政府有隐情,就算没问题也令人难以安心。祝俊初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