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玉树地震能否不再重复汶川伤痛?——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羊城晚报:玉树地震能否不再重复汶川伤痛?
2010年04月15日 14:39 来源:羊城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据青海玉树抗震指挥部报告,截至15日2时,14日早晨发生的7.1级地震已造成589人死亡,8000多人受伤,1.5万户民房倒塌,有10万户灾民需要转移安置。

  山崩地裂的伤痛,我们曾经在汶川“5·12”大地震中体验过,如今我们又要再次经历这种伤痛的折磨。尽管发生在玉树的地震究竟给我们带来多大创伤,目前还不得而知,但从已知的灾情来判断,这场地震注定是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民生又一次全方位的考验。不知道这次应对青海玉树地震,我们能给自己打多少分?

  汶川地震速报的震级为里氏7.8级,后修订为里氏8.0级。从速报的震级来看,玉树地震7.1级低于汶川地震7.8级,按理说地震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相对要小。但由于玉树强震发生时多数人未起床,所以地震损失到底有多大目前还不好判断。因此,我们只能以最坏的想象来应对,调动各方力量尽最大努力展开救援,希望每一个被废墟掩盖的生命都能及时获得救护。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包括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时间较久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唐山大地震,时间最近让人最为悲伤的是汶川地震。比较而言,汶川地震的现场救援以及灾后重建等方面,对玉树地震来说更有借鉴意义。吸收汶川地震的经验和教训,防止汶川地震的某些悲剧在玉树重演,是一项最基本的要求。

  汶川地震过后,不少领域进行了反思和检讨。例如,中国地震局成立了专门的总结与反思领导小组及其咨询工作机构,通信保障、交通等方面也有反思。但是这些总结和反思能在玉树地震救援以及灾后重建过程中发挥多少作用还是一个未知数。显然,玉树地震将全面检验我们对汶川地震的反思成果。

  众所周知,汶川地震后有无数志愿者参与救援和灾后重建,发挥了难以估量的积极作用,是中国公民社会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但需要反思的地方同样不少。有调查报告显示,志愿者存在五大问题:管理混乱、后勤保障匮乏、缺少专业素养、存在地区偏好、极个别志愿者的动机问题等。可见中国的志愿者体系还有待完善,玉树地震还将再次考验志愿者。

  从地震救助体系来反思,可以说与现代地震灾害保障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不但对地震承受和管理的能力建设滞后,而且缺乏应对巨灾的风险分担机制;不但偏远地区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存在不足和短缺,而且鼓励捐助的税收制度等还有待健全。例如,玉树地震发生后,医疗设施和人员不足的问题,就是公共产品和服务短缺的体现。正是因为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总在付出沉重代价。

  从地震监测到地震救援再到灾后重建,我们唯有借鉴以往经验,吸收以往教训,才能不让玉树地震重复汶川的某些伤痛,减少抗震救灾中的不当行为,让更多生命获得新生,使财产损失减到最小。我们要意识到,每一次包括地震在内的自然灾害过后,其实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正是因为我们做得不够好,所以总有遗憾,但愿我们能吸取以往教训,不再重复过去的遗憾。(冯海宁)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