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玉树,国家和公民力量相拥——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钱江晚报:玉树,国家和公民力量相拥
2010年04月16日 13:52 来源:钱江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玉树震区,昨日凌晨3点50分,零下十几度的寒夜里,国家救援队仍在废墟前搜救。

  而南方航空CZ6992航班经历了一次特别的飞行,乘客除了商人、工程师更有不少去玉树采访的中外记者,其中就有全国道德模范、中国首善陈光标。陈光标是玉树的荣誉市民,2005年至今他在那里捐资建设了46所希望小学,这次他组织了33人的救援队,还发动北京和内蒙古的企业家捐助2000多万元在西宁购买21台挖掘机,16台发电机组,3000顶帐篷连夜奔赴玉树。

  天灾拉近了这个大家庭人与人的距离,越大的苦难越需要我们紧紧拥抱在一起。在自然界的力量面前,我们惟一可恃的不过是人性的温暖。多难兴邦,在玉树,我们看到强有力的国家意志之手,也感受到了栖栖相依的公民精神的温情。

  在早期救援阶段,最需要的是人,普通的人。每搬开一根梁木,刨掉一块石头,就有可能救出一条命。我们不仅需要“国家队”,也需要民间力量补充。有汶川地震救援者比较了两者的长短:政府组织的集中救援有着复杂有序的决定流程,其指挥部尤如“大脑”,下达指令由各个单位执行。搜寻范围也就围绕指挥部展开,距离越远越弱。而志愿者没有统一的指挥,反而更有灵活性,他们如蜜蜂一样四处行动,可以深入灾区的每一个角落。灾区面积越大,人口密度越低,受害者越分散,越需要志愿者。 

  汶川精神,是国家意志和公民精神的交相辉映。以陈光标为代表的中国志愿者,在玉树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现代企业家的公共精神,也标明了民间力量在应对重大公共危机中的重要角色和举足轻重。国家兴亡,匹夫焉能无责?

  这让我想起了戴高乐,早在二战结束之后,法国政府便意识到了民间救助力量在大型灾难中的作用,“国民安全防护联盟”应运而生。志愿者人数多达32000名,和国家专业救援队的人数不相上下。这些志愿者接受专业的救援培训,和国家专业救援人员获得一样的文凭。法国的救助行动为世人盛赞,就是因为建立在政府和民间双轨并行的长效机制之上。

  玉树,我们看到国家和公民,这两股力量正在像黄河长江一样,在这里汇流。多灾多难的中国,国民力量一次次的在考验中磨合汇聚,火炬伴着心火,照亮中国的前途。(付瑞生)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