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记者亲历玉树之组织篇:纾困解难赢民心——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本网记者亲历玉树之组织篇:纾困解难赢民心
2010年04月23日 10: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4月20日,广空运输航空兵某师丁毅机组正在往返玉树接运重伤员。这个机组在4月14日第一个到达玉树灾区运送国家救援队,又是第一个在玉树机场夜航起降接运重伤员。 中新社发 沈玲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青海玉树4月23日电 题:纾困解难赢民心

  中新网记者 李洋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玉树遭遇里氏7.1级地震,造成严重人员和财产损失。上至国家最高领导人,下至全国各地各族人民,都纷纷有组织地投入到抗震救灾中,为受灾民众奋战,为灾区尽力。

  本网记者亲历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等中国领导人在灾区组织救灾的场面,他们不仅给救灾组织工作定下了基调,也让灾民吃下“定心丸”。

  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时刻关注灾情最新进展,4月15日中断了对南美国家的访问回国。18日,记者在灾区见到了胡锦涛:一位体恤民情、重视民意的中国最高领导人。

  胡锦涛在灾区现场对救灾组织工作做出具体指示,不断强调第一位的工作“仍是救人”,还要求保证当地民众的饮水和吃饭问题。记者观察到,胡锦涛的讲话虽然不长,却深得民心,受灾民众拥上前去争相和胡锦涛握手。

  温家宝第一时间赶到灾区,和官员民众进行了广泛接触,对救灾工作提出指导意见。就在他身处灾区的时刻,记者仍然多次感受到了当地明显的余震。温家宝在灾区一路风尘仆仆,把灾民的所思所想放在第一位。在场民众向记者表达了对总理的感激和尊敬。

  地震发生后,国务院迅速成立了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下设抢险救灾、群众生活、卫生防疫、基础设施保障和生产恢复、地震监测、社会治安、宣传、综合等8个工作组,保证了救灾组织工作的有序进行。

  记者了解到,交通运输部等部门组织运力,保证交通生命线的畅通。记者在玉树机场、穿越西宁到玉树的国道等关键生命线上,都看到物资和人员流动基本畅通。

  组织灾区物资协调工作的商务部驻西安特派员刘毓华对记者说,商务部在很短时间内组织了80万元救援物资送往灾区,西北五省等地方对灾区的物资调配是有充分保障的。

  灾情就是命令。地震发生后10分钟,玉树军分区就组织指战员展开救援行动。地震发生后30个小时内,救援部队已全部部署在灾区的区位上。武警玉树支队每天组织救援抢险、配发应急物资的日日夜夜:在周密组织下,被埋人员被抢救出来,受灾民众吃住获得保证。

  青海省委、省政府除了建立救灾指挥部,也建立多个应急指挥小组,记者参加了指挥部组织的多场新闻发布会,从中了解到了最新灾情和救灾进展情况。

  非政府组织、民间团体及各大企业也纷纷组织起来,及时为灾区献上一份爱心。记者看到,来自志愿者和有关方面的救援车辆和物资几天来也陆续平稳安全地抵达灾区。

  在玉树灾区实地组织救援面临更多的特殊困难,高原反应就是之一。记者本人也一度被高原反应所苦,也曾担心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救灾的组织工作实施起来可能相对较差。

  然而,记者在当地接触到了不少有高原反应的官员、解放军和武警指战员、救援队员和志愿者,他们虽然身体状态不佳,但仍然坚持在第一线指挥或参与救灾组织工作,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本次救灾组织工作顺利展开。

  广大受灾民众对国家能够快速响应灾情、各方面力量尽心尽力而感到欣慰。不少灾民向记者表示,满意政府的救援,感谢社会各界人士的迅速支援。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