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2%公众认为玉树地震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92.2%公众认为玉树地震改变了自己的生活
2010年04月27日 08:25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原来整天疲于奔命,就想着攒钱买房、买车,过更好的生活。”南京一家外企的康熊鑫说,自己的日子一直过得很焦虑,但是发生在青海玉树的这场灾难,使他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老抱怨自己的工作、生活不如意,其实就是不知足。和灾区的人相比,我的困难算什么?能平安地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

  玉树地震发生后,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对4629人进行的专项调查显示,94.7%的公众表示关注玉树地震,其中63.1%的人“非常关注”,92.2%的人认为玉树地震改变了自己的生活。

  玉树地震后,57.4%的人学习避震自救知识

  “玉树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经常会呼吸困难,全身乏力。但是在玉树的每一天,仍然带给我深深的震撼和感动。”青海格桑花教育救助会的刘青,是从浙江来到灾区的。

  在灾区,刘青遇到一个名叫扎西达娃的小男孩,只有13岁。他的爸爸在西宁打工,交通阻断回不来;他的哥哥,去给救援队带路了;他和妈妈就在自家的废墟旁,扎了一个帐篷,把可用的东西刨出来,继续生活。“看到这样的孩子,就看到了玉树的希望。”

  玉树地震救援过程中,对公众触动最大的是什么?调查中,63.4%的人首选“地处高原,救援难度大”,52.7%的人表示是“军人武警震后8分钟内展开救援”,49.1%的人认为“香港遇难义工令人感动”,39.8%的人选择“设立哀悼日纪念遇难同胞”,34.8%的人表示是“央视募捐晚分现场募捐超过21亿元”,29.6%的人选择“不懂当地语言,但不影响救援”。

  “最近,很多人的QQ、MSN签名都改成了‘玉树加油’这样的话。”华中科技大学研一学生杨婧如说,很多同学都很想去玉树做贡献,但是没有救援、医疗等专业知识,现在去了反而添乱。去不了灾区,还能做什么呢?上周末,杨婧如参加了学校为地震灾区开展的义卖活动,结果义卖台被围得水泄不通。

  玉树地震后,普通人到底能做什么呢?调查显示,74.1%的人首选“参加捐款等公益活动”,62.2%的人“为灾区人民祈福”。接下来依次还有:学习避震自救知识(57.4%);密切关注救灾进展(54.4%);不信谣,不传谣(42.8%);去灾区做志愿者(20.4%);减少娱乐活动(20.4%)等。

  92.2%的人表示,玉树地震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态度或生活习惯

  河南神火集团的安俊伟发现,这次地震后,同事们谈论娱乐八卦的少了,公司爱漂亮的女同事,也悄悄地简装素服了。

  调查显示,92.2%的人表示,玉树地震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态度或生活习惯,其中69.3%的人表示“更珍视现有的平安生活了”,62.2%的人“愿意献出更多爱心帮助别人”,47.1%的人表示“心态更宽容了”,45.0%的人“开始关注应急知识或紧急救助工具”,44.2%的人“投入更多时间与家人在一起”,而“投入更多时间工作”的人占16.0%。

  “我今年‘五一’肯定回家看看。”胡甜甜是河南人,到湖南长沙打工已经5年了,只回过一次家,平时也很少往家里打电话,因为父亲总是对她很严厉。玉树发生地震后,看着电视里悲痛欲绝的画面,她突然泪流满面,“在大自然面前,人的生命真的很脆弱,也许自己最在乎的人明天一下子就没了。最心疼你的那个人,一定是亲人。”

  北京某高校研一学生李璇,最近收到了不少同学转发的遇到地震时该怎么做的帖子,让她感到很温暖。“研究生课少,大家交流的机会不多,现在距离一下子拉近了。一些求生自救的方法以前往往不关心,现在学习一下也有好处。”

  汶川地震的哪些经验可以用到玉树地震救援

  “玉树地震救援在专业技能、专业装备方面比汶川地震救援都有明显提升。”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王宏伟认为,玉树地震救援更加专业、有序。同时,公众也表现出更加成熟、理性的心态,中华民族在巨灾面前的紧急一致性,凸显了公民角色在特定情况下的扩张,公民意识再次得到提升。

  汶川地震的哪些经验可以用到玉树地震救援中来?调查中,72.8%的公众首选“科学有序的救援与重建”。接下来还包括:救援信息公开(71.6%),救灾物资使用透明(68.7%),第一时间对灾区民众进行心理疏导(64.2%),妥善安排和使用善款(63.9%),及早规划重建工作(56.0%)等。

  青海省西宁市的个体经营户乔玉鹏,最近发现四川有很多救援队进入了玉树。他觉得,经过汶川地震的伤痛后,四川的救援队救援经验更丰富,他们对玉树的救援会更有效。

  “在汶川地震中,唐山给四川灾区提供了很多救灾和重建的帮助。今天,接力棒传到了四川手中。”王宏伟认为,青海与四川应该结成应急伙伴关系,在应对地震灾害及其他突发事件的过程中相互交流、支持。从汶川恢复重建的过程来看,对口支援的效果很好。这一次,我们应该继续组织对玉树灾区的对口帮扶重建。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