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晚报:官员博客遇冷原因何在?——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西安晚报:官员博客遇冷原因何在?
2010年05月08日 08:53 来源:西安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朱四倍

  打开兰州市皋兰县常务副县长的实名博客,就会看到这样一句话:“欢迎您光临我的博客,请您对皋兰人劳社保、城建、城管、城投等工作提出宝贵意见。”记者看到,开博后的一个月,除了这样一则留言式的博文,没有新增内容、没有网民留言。(5月7日《工人日报》)

  在不少官员博客得到舆论推崇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兰州官员博客遇冷的尴尬。原因何在?

  笔者以为,这是陷入技术理性困境的必然。再好的技术,离开了责任担当,就难以产生良好的效果。对博客的利用来说,同样如此。如果一个官员在现实中漠视群众,很难指望他们能在博客上有多么积极而有实效的举动。更何况,官员博客只是一种对现实民意表达的补充作用,而不是起到代替作用。

  如果真的把民意当回事,不必强求开不开博客,而应该从方便民众与政府沟通出发,不拘形式地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并且对民意诉求真听真信真办。

  中国人民大学的毛寿龙教授曾针对官员博客这一现象,发表评论说,政府机关和官员开博客,红火背后有隐忧,目前其制度建设意义不大。中央党校谢春涛教授也认为,官员博客是一种用现代网络的方式搜集民情民意的渠道,这是个好事。但是官员博客的广受关注反而折射出政府网站等设置的尴尬地位。

  道理很简单,在官员博客没有出现之前,也出台了很多政策,以保证民众与官员的沟通,但有时,民意表达渠道依旧有些不畅通。

  尽管官员博客是为解决各部门和单位政令不畅、效率低下、敷衍塞责和互相推诿等问题的措施之一。但是,当官员博客仅仅具有私人功能如发表文章或长期不发布任何信息时,在笔者看来,就意味着所谓官员博客成了自娱自乐的产物,甚至不乏作秀的成分。与自身设置的理想目的和公众期待有着距离。

  笔者以为,面对官员博客遇冷,至少有两方面的问题需要注意,一是应加强回应机制建设,二是强化政务公开和服务机制建设。一方面,官员博客因其具有的网络属性而带给事件参与一种优越的模式;另一方面由于博客对于官员来说缺乏长期性制度保障,对于公众来说缺乏激励性机制,加上官员博客自身具有的局限性,导致效果有限。

  说到底,博客只是技术手段,最终目的是为了推动官民良性互动。官员博客遇冷是源于其制度意义有限,只有从制度本身找问题,而不是在技术手段中迷失,才是根本选择。(作者系教师)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