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前”暴雨让广州猝不及防 暴露应急体系不完善——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空前”暴雨让广州猝不及防 暴露应急体系不完善
2010年05月11日 09:09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史上最强暴雨、44个水浸黑点、21条道路严重堵塞,广州遭遇更深层次“治水”思考

  -相对于“大干快上”的城市建设,各种城市规划、管理理念可能因暴雨加速更新,广州正面临一个契机

  5月7日凌晨,一场被媒体冠以“百年不遇”的暴雨突袭广州。

  在广州两千多年的城市记忆里,水是财富的象征:城市依水而兴、因水生财。

  “这样大的雨以前见过,这样大的损失却是第一次。”暴雨过后,广州多个地下车库惨遭“没顶”,水浸街“黑点”达44个,白云机场出现大面积延误。尖锐的网络民意甚至直呼:一夜之间广州变“广洲”!

  仅仅半个月之前的4月22日,一场大暴雨曾使广州全市出现12处“水浸街”,部分地段水浸15厘米至1米左右。

  5月9日,又一场暴雨预警响起,履新刚刚20天的广州市长万庆良夜巡三防工程。万措辞严厉:要认真汲取“5·7”特大暴雨灾害的教训,反思现有的防洪排涝系统,查找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措施解决有关问题。

  暴雨积涝,是国内众多城市的顽疾。在强大的民意面前,尤其是迎亚运背景下,两场暴雨接连拷问:如果“好了伤疤忘了痛”,不借暴雨之机深究建筑设计、排涝预防、项目管理、警报与应急机制等诸多城市管理课题,面对常年家具被“泡”、货物被“冲”、小汽车被“灌”的市民,何谈“宜居”二字?

  车库变水库,皆因“先天不足”?

  “落雨大,水浸街”,这句儿歌对“老广州”来说几乎耳熟能详,但汽车没顶还是新鲜事。虽是“三个历史罕见”,但偶然中的必然却暴露出了车场设计、管理的“先天不足”

  5月9日清晨,中海康城“三期地下车库”内,约400辆汽车仍泡在半米深的水里。由于水浸使车内大量汽油外泄,业主们不得不站到车库10多米开外。

  此情此景对绝大多数业主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这是5月7日凌晨特大暴雨突袭广州的“后遗症”。当天,位于天河的新赛格电子城停车场也迎来了开张来最“热闹”的一个早上:面积约有1000多平方米,高约5米的停车场被黄浊的积水“灌饱”。上百市民围在入口处,议论纷纷(如图,徐滔、王猛摄)。“才不到20分钟,里面停着的40多辆车就遭‘灭顶之灾’了。”电子城的刘姓保安说。

  “落雨大,水浸街”,这句儿歌对“老广州”来说几乎耳熟能详,但汽车没顶还是新鲜事。截至7日傍晚,全省接报车险超过1.3万例。而保险公司预计此次暴雨造成的损失赔付将达到1.39亿元,其中车险赔付占了近90%,超过1.25亿元,当中主要集中在广州、东莞。

  损失严重背后,罪魁祸首固然首指来势汹汹的暴雨。省气象台助理首席预报员张东表示,这次暴雨有着雨量之多、雨强之大、范围之广等“三个历史罕见”的特点,整场大暴雨覆盖了全市大街小巷。

  “但‘历史罕见’只是偶然因素!”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副院长倪阳指出,地下停车库“灌水”有多方面的原因,除这次特大暴雨是“百年难遇”外,地下车库设计规范问题也被充分暴露。

  据了解,相较于国外以及国内其他城市停车场建设,广州不少停车场并没有设置横截式排水管,也没有配置适宜容量的抽水泵。

  “在建筑设计上,即使是停车场,都要根据建筑物的实际不同用途,按100年一遇、50年一遇、10年一遇等不同等级的洪水位设计所有出入口。”倪阳说,不排除因为建筑设计行业内工程师素质及水平参差不齐的原因,而导致某些停车场在设计上“先天不足”无法抵挡特大暴雨。

  但另一方面,“如果市政区域规划设计的排水标准设计没有考虑周全,整个区域排水系统设计有漏洞,那么无论建筑本身可防水位多高,都仍会出现‘灌水’的可能。”

  不仅设计有隐患,管理上的不完善,也是车库变水库的诱因之一。

  记者踩点多个没顶车库发现,绝大部分都有“防洪门”,但却全部打开,形同虚设,门上红色的油漆已经斑驳不堪。“车库建成之初,曾经使用过几次防洪门,但慢慢就再也没有碰过”,新赛格电子城姓刘的保安称,关键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关,“从没人告诉过我们如何使用、什么时候使用这道防洪门”。

  “虽说是‘天灾’,但也有‘人祸’的因素。”平安财险广东分公司勘察理赔人员说,“有的车库防洪门被一些垃圾顶住关不上,有的在开着的防洪门边上停车,暴雨一来,根本挪不动这些东西,因此紧急情况下往往无法关闭防洪门,车库管理存在着严重漏洞。”

  按规定,停车场的排水设施管理应由物业管理公司管理,但“我们也不知道到底有哪些设备,怎么用”,龙口小区管理人员彭德林说,平时物业管理人员根本没有绷紧“防洪”这根弦。

  新黑点多发路面施工密集处

  在投入巨资整治提高排水标准后,特别是迎接亚运会,一方面广州各项工程建设量较大,另一方面则是广州的汛期,如何合理统筹这些项目,把对城市、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影响降到最低,是广州市面临的又一个新考验

  “10多年,这是第一次!”石牌街党工委书记罗富国以新赛格电子城举例感叹,该电子城从1996年开业至今,“积水最严重的时候,也只淹没商场门口不到三个台阶,但这次积水不仅涌进商场,而且还达近半米深”。

  地处热带,广州的雨季较长。尽管城市内涝多发,一般半天、一天就退水。正因为如此,有网友拍砖,认为无论广州的官员还是市民,都容易“好了伤疤忘了痛”,所以才拿出486.15亿元治理污水、整治河涌,却轻视治理“水浸街”。

  但事实上,记者了解到,整治“水浸黑点”早已纳入城市的议事日程。

  经历2009年3月28日入汛期第一场暴雨后,广州投入9亿元,下决心重点整治全市228个“水浸黑点”,目前已经完成185个。改造前,广州85%的地区排水标准仅是一年一遇;改造后,普通地区是按照2年一遇的标准,重点地区是5年一遇的标准。

  “像岗顶这个‘重灾区’,还克服征地拆迁的重重困难,新修建了一个460平方米的排水泵站。”广州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说,因此在今年4月22日的暴雨中,岗顶经受住了考验,并无发生“水浸”现象。

  然而遇到又一场“空前”的暴雨时,广州却猝不及防。

  “主要是老问题解决了,新问题又来。”一位不愿意具名的广州市水务局工程师。新黑点多发在路面施工密集的地方,大量建设工程改变了地形地貌或排水设施现状,给城市排水带来不少挑战。

  比如,去年中山大道修BRT,施工单位把华师路段的地下排水管挖坏了,使得该段管网无法正常发挥排水功能;还有梅东路、大观路等,道路施工在铺沥青之前先把排水口修高了,新排水口比路面高出了8-10厘米,使路面积水排不下去;有的则因为新工程的淤泥不善清理,结果雨水冲击下,冲进排水道,造成堵塞。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