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局长被抓百校长自首”显反腐威力?——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扬子晚报:“局长被抓百校长自首”显反腐威力?
2010年05月12日 08:56 来源:扬子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广东省检察院公布了2009年度“十大精品案件”,其中一个是原英德市教育局长落网后,近百位涉案校长迫于压力纷纷投案自首,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效统一(5月11日人民网)。

  从评为“精品案件”看得出来,当地反贪部门对“局长被抓近百校长自首”很是自得,“近百校长自首”的盛况似乎充分彰显了反腐所产生的威慑力,提振了公众的反腐信心,展示了反腐政绩。不过我还是想对此泼一盆冷水:请勿沉浸于“局长被抓近百校长自首”的政绩幻觉中沾沾自喜,这实在是一个不可复制的个案,也暴露着反腐中的许多问题。

  所以产生“局长被抓近百校长自首”的效果,跟这起案件本身有很大的关系。这是一起典型的商业贿赂窝串案,这类窝案串案的一大特点就是,要么不暴露,要暴露就是一大窝一连串。大家已经成了一根绳上的蚂蚱,有着明显的牵连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即使这些校长不自首,反贪部门也能迅速从落网的教育局长顺藤摸瓜查到这些人身上。自首并非反腐产生了多大的震撼和威慑,实在是火就要烧到自己屁股上不自首不行了。实际上,不自首也能一个个查出来。

  不仅是窝案串案,另一个特殊是,因为首先落马的是处于腐败案塔尖、作为主犯的教育局长——擒贼先擒王,窝串案另一特点是,只要捉住了作为窝串源头的主犯、职位最高的官员,线下一连串的涉案者的心理防线很快会崩溃。因为他们预期到,被抓的上级肯定会把自己交代和揭发出来的,保护伞没有了,不能再心存任何侥幸。这样的窝串案,如果先落网的只是一个校长,那根本没人会自首——一方面,懂规矩的校长不会供认出他的保护伞教育局长,他还指望局长的继续保护;另一方面,看到保护伞仍在,其他校长会觉得很安全,根本不会自首。

  所以,千万别把“局长被抓近百校长自首”误读为一种反腐威慑力,而是特殊个案中形势所逼和利益权衡的结果。一个局长被抓近百校长自首,不算什么;如果是一个校长被抓,数名局长自首,这才是真正的反腐威慑。

  广东反贪局首任局长曾谈起上世纪80年代刚开始反腐时的盛况,那场地震式的反腐风暴中,首月就有3485人自首,在通告期限的最后一天,至深夜12点钟,还有人到反贪局排队等候投案自首。“贪官连夜到反贪局前排队等候投案自首”,也许这只是反腐之初的一种神话,未见过世面的贪官心理防线还很脆弱。可经过20多年的反腐博弈和反贪较量后,贪官已经告别了当初的青涩和幼稚,经历无数场反腐运动的他们已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心理已经非常成熟,抗威慑和反侦查的能力已经非常强,不可能轻易就被吓住。今天,根本不可能再看到那种“连夜排队自首”的情况了,局长被抓近百校长自首,纯粹是不可复制的特殊个案。(北京 曹林)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