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两周年:灾难中凝聚的民族魂魄不断升华——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汶川地震两周年:灾难中凝聚的民族魂魄不断升华
2010年05月12日 09:05 来源:解放军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一)

  从汶川到玉树,地理位置相距1000公里。

  从汶川到玉树,地震发生相隔702天。

  历史总是有着自身的延续。

  从汶川到玉树——我们再次见证了不抛弃、不放弃的以人为本理念,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间大爱。

  从汶川到玉树——我们再次见证了社会主义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制度优势,和伟大的“中国力量”。

  从汶川到玉树——我们再次见证了灾难中凝聚的民族魂魄不断升华。

  (二)

  一位古代诗人说:“睫在眼前常不见。”站在汶川地震两周年的今天回望,记者思维的触角,首先来到了上海世博园区。

  世博园区宛如一个浓缩的世界。当下,每天约有10万之众入园参观。而园区内外,活跃着众多的志愿者队伍,他们以会心的微笑,真诚的行动,服务每一位游客。“世界在你眼前,我们在你身边。”精彩的世博会,因为有志愿者的相伴而更加精彩!

  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仪式上,国际奥委会临时增加了一项程序——向奥运会志愿者致敬。那时,奥运会志愿者代表着的公民社会参与精神,已化作了中国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

  思维的触角再往前移,成都姑娘李洁娇小靓丽的身影逐渐清晰。汶川地震发生后,李洁当即辞去工作,组织成立了成都志愿者同盟会,想方设法运送社会捐赠的生活、医用物资,千方百计招募人员排练节目、筹划晚会,把精神食粮奉献给灾区群众。

  李洁只是汶川地震救援及灾后重建舞台上志愿者大军的一个代表。据不完全统计,仅四川灾区,参与民间组织有300多家,志愿者多达300万人。

  我们无从寻找志愿者精神之源,因为中华民族历来就有“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传统美德,正如一位哲人所说:“任何一种升华的民族意识,都是历经长期积累、沉淀后,在共同面临危机的危难形势下激发出来的。”

  (三)

  汶川地震,震痛中国,震惊世界。而震灾的巨大阴影,反衬的恰恰是人间大爱的光芒和人性闪耀的光辉。

  今天,这种光芒和光辉,依然在中国大地上发扬光大,在时间长河里延绵升华。

  玉树地震发生后,正在国外访问的胡锦涛总书记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并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国内,军地各方闻令而动:地震后仅8分钟,首批救援官兵抵达现场开始生命救援;不到1小时,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就紧急启动国家救灾应急响应;民政部当日紧急调拨棉帐篷等最急需物资……

  还记得子弟兵冒险奋力救援被困群众的场景吗?在玉树职业技术学校宿舍废墟,武警某部战士田晓刚钻入甬道时被一根钢筋刺伤左眼,鲜血直流。但他咬紧牙关,连续救出3名被困学生;

  还记得手术台连起的生命通道吗?1岁5个月的藏族男孩桑周多杰下肢被严重挤压兼冻伤, 解放军总医院、海军总医院等7家军队大医院的12名专家,通过远程医疗信息系统,为他会诊,确定最佳手术方案,最终如愿保住了双腿;

  还记得赈灾晚会上那动人的一幕幕吗?300万,500万,1000万……在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大厅,人性光辉又一次闪现!人间大爱又一次汇聚!

  (四)

  “心心融合为大心,手手坚持成坚障。”

  汶川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发出了“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的全国总动员令。“三年重建任务争取两年完成!”全国人民对灾区人民的庄严承诺掷地有声。

  对口援建的19个省市,每年以其不低于1%的财力,援建四川18个重灾县及陕甘重灾地区。10万多名援建人员,“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住板房、啃干粮,战严寒、斗酷暑,以令人惊叹的建设速度奉献出一个个让灾区人民放心的优质工程。

  “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第一时间奋起自救的灾区人民,在家园的重建中不等不靠、自力更生。 无情的灾难可以瞬间毁灭一个家园,但绝不能阻止又一个美好家园的新生!今天的地震灾区,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一个个新村焕发活力,一栋栋校舍宽敞明亮,一间间民宅舒适坚固,一条条道路穿山越水,一张张面庞笑逐颜开……

  在同一片蓝天下,又有谁会怀疑玉树的明天呢?

  (五)

  这是一个流变的时代。每天,人流、物流、信息流、意识流……相互激荡,行色匆匆。

  然则,流变背后必定伴随着沉淀、凝聚甚至升华。就像无数网友谈起“玉树”,必然说到“汶川”一样;就像许许多多人们提及“志愿者”、“大爱”、“人性”、“救援机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感恩”和“中国力量”等,自然想起汶川地震一样。毕竟,大江东去,淘走的是风神情韵,升华的是筋骨思理!(本报记者 林贵鹏)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