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导弹作战运用专家邱成龙砺剑人生的5个关键词——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战略导弹作战运用专家邱成龙砺剑人生的5个关键词
2010年05月16日 09: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北京5月16日电 题:战略导弹作战运用专家邱成龙砺剑人生的5个关键词

  作者 陶社兰 韦存韧 周明

  2009年10月29日,我军著名战略导弹作战运用专业带头人、我军常规导弹作战运用研究奠基人、第二炮兵作战运用研究领域领军人,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原研究员邱成龙,走完了69岁的砺剑人生。

  记者在采访邱成龙的日子里,深深感受到这位导弹专家不仅在科学上留下大量的物质财富,他的高尚人格更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穿梭于他的同事﹑亲人﹑弟子之间,记者读懂了邱成龙砺剑人生的5个关键词。

  关键词之一:担当

  摆放在记者面前的一串名单,是一个个“国之瑰宝”:乔登江,中国工程院院士;唐西生,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宗晋,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秀敏,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些与邱成龙有过直接交往的院士,个个都是经历过无数风雨的学科带头人。

  乔登江院士,这位仅有一眼、一肾的82岁老人,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便成为邱成龙的亲密战友。他追忆说:“战略导弹武器虽然研制成功,但作战运用方面没有一个运筹,邱成龙敢于担当开创了这个学科,为军委提供参考……这种软学科没有高度负责的精神是搞不下去的,是坐冷板凳的事情。能坐下去并且做得好,真的很不容易。”

  唐西生院士,这位满头白发的老者,和邱成龙共事多年,是邱成龙两次评选院士的介绍人。由于邱成龙的研究成果高度涉密,每次评选,介绍词只能寥寥几语。没有评上院士,唐西生多次为他扼腕叹息,他只是淡然一笑。唐院士评价说,在邱成龙心中,国家最重,个人最小。

  马宗晋院士,这位地质专家曾与邱成龙一起,多次研讨过“软毁伤”这一前沿课题。他说:“邱成龙编写的《软毁伤》,对国家减灾防灾、军事运用、经济对策等提出了真知灼见……这是真正对国家责任的担当。”

  杨秀敏院士,这位全国知名防护工程专家,与邱成龙一起参加过导弹作战运用研究,对邱成龙评价用词最多的则是:担当、责任……

  关键词之二:潜心

  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支铅笔,一套计算工具……在肖荣脑海里留下了最美的图画。这位数学专业出身的高才生,是邱成龙寄予厚望的年轻弟子之一。

  “他一天到晚总是写呀算呀,一坐就是一天。”肖荣说,“在先生单薄的身后,是一个个与国家命运攸关的作战模型,是一摞摞半米多高的草稿用纸,浸透着他的无穷心血。”

  一间不足10平方的陋室,书似山峦横叠,文稿盈箱满筐,这是邱成龙潜心学问之地。他的潜心,达到了入迷的境界。工作中如此,生活中如此。邱成龙的老伴说的两件事,可窥一斑。

  一次,邱成龙陪着老伴散步,有一搭没一搭地唠着。突然,邱成龙停住脚步,在一张纸条上飞速地记着什么。老伴不解,问干啥呢?邱成龙呵呵笑着说:“我突然想到了一个前瞻性课题,要趁热打铁,赶紧给记下来。”就这样,在一张皱巴巴的纸上,一个重大课题悄然诞生。

  还有一次,临睡觉前,老伴照例给邱成龙端来一盆洗脚水。没过5分钟,老伴就听到咣铛一声,一看,邱成龙正光着脚丫,伏在书桌上飞速记着数据公式,洗脚水洒落一地。看到老伴面带愠色,邱成龙连忙陪着不是说:“思考了一整天都没找到破解之道,没料到泡一下脚便有了灵感,真得感谢你的洗脚水。”

  关键词之三:淡泊

  这是一次例行的观看《新闻联播》,对邱成龙的家人来说,平常得不能再平常。

  第一条新闻是国家领导人出席国家科技奖励大会,给获奖人员颁发证书﹑证章。忽然,一个熟悉的面孔出现在家人的视野里。

  “嘿,这不是老邱吗?”妻子赵青云惊叫起来。

  邱成龙刚一回家,赵青云便调侃起来:“老邱呀,今天可露大脸了,咋就我们娘几个不知道呀?”

  “没啥,就是开了个会。我寻思着回家后再告诉你们呢。”邱成龙一笑,朝书房走去,翻阅起书籍来。

  这份淡泊,是邱成龙一生的朴素写照。他曾获奖大小无数,证书厚厚的一大摞,然而在儿子邱嵩的记忆中,他从没有见过父亲主动亮出过获奖证书。邱嵩说,名利就是过烟云烟,不能把功名看得太重,否则将一事无成,这是父亲的谆谆教诲。

  在邱成龙的笔记本扉页,写着一行遒劲有力的大字: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

  他常说,生活简单一些,就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上。他退休返聘后,所里给他安排了一辆专车保障,但他婉拒了。在他看来,每天一个行程转2次公交车的奔波,倒使生活增添了一丝乐趣。

  关键词之四:大气

  “邱总,大气大德,我服!”一提起邱成龙,100%是称赞。

  一个与邱成龙并肩战斗数十载的同事,闻听记者前来采访,不请自到。他说:“邱总这样的好人,应该好好宣传,和他在一起工作,是人生最大的福气!”

  邱成龙大气为人处事,赢得的是尊重,赢得的是感动,这是一种德服人心的穿透。邱成龙常说:“做人也好,搞科研也好,要大气。唯有大气,才能胸怀开阔,思路开阔,视野开阔。”

  陶承铸,这位73岁的老人,是海军某研究所的原研究员。他回忆说,每碰到海军的研究人员来查阅资料,邱成龙便对课题组说,不要有门户之见,一定要全力帮助。甚至他还帮着他们出主意、想对策。次数多了,有人私下劝邱成龙“留一手”,他则淡然一笑。陶承铸说,这是一种大气,是心里装着国家大局。

  邱成龙的每一次无私出手,从来没向他人说过,一生都在解人之难,谅人之短,补已之过。

  朱毅,是邱成龙数十年的并肩战友,他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记述了这样一个片段。邱成龙住院期间,他先后5次到医院去看望,每次都能看到同一个类似的画面:病房里,来自总部或者军兵种的人员,仔细地请教他一些重大的核心技术难题。尽管很疲惫,病榻上的邱成龙仍一一解答。

  关键词之五:感恩

  记者曾看到邱成龙的一段珍贵音像资料:一次全军重大演习中,他担纲导弹作战运用首席专家,给军委首长推讲了近20分钟,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掌声。

  音像资料只有画面,没有声音。由于涉及到核心军事机密,这段资料被抹去了声音。像诸多“两弹一星”元勋一样,邱成龙过着类似隐姓埋名的生活,在沉默中打造着一招又一招的“东风剑法”。

  去年深秋,他留下了最后的遗言:“……旧社会上不起学,建国后幸运地成为家乡第一批小学生;高中毕业读不起大学,又被保送到军校读书……我知足了……”

  他把一颗感恩的心,交给了这个改变他命运的国家。(完)

参与互动(0)
【编辑:唐伟杰】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