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论:以治水系统工程提升人居环境——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媒体评论:以治水系统工程提升人居环境
2010年05月21日 11:26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广州对治水系统工程如此重视,原因只有一个:以治水为抓手和突破口,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打造广州宜居之城,造福市民百姓。而这,与广州实现科学发展、与“迎接亚运会,创造新生活”的理念更是高度契合。

  多年来又黑又臭的白云区石井河,如今已经一天天变清变靓,曾经对这条“黑龙”避而远之的周边居民,也开始亲近河边。日前,省委书记汪洋在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等陪同下到这一带调研广州治水工程时,询问当地市民:“大家对治水拥护吗?”大伙由衷地回答:“拥护!环境改善了很多!”

  石井河治水的成效,正是广州近年大规模治水系统工程的一个生动具体的见证。过去10多年里,广州治水从未间断——1997年,大坦沙污水处理系统二期和猎德污水处理系统一期启动,拉开了广州大规模治水的序幕;1998年,广州提出了珠江整治三个阶段性目标;2003年,广州启动“青山绿水,蓝天碧水”工程;2005年,广州基本实现了前两个阶段的目标任务,珠江水质初步好转,消除了黑臭现象;从2006年开始,广州组织市民横渡珠江;2007年,市委、市政府提出把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作为“一号工程”;2008年,广州通过水务改革方案,成立广州市水务局,一改过去水务工作“城乡分割、职责交叉、多头治水”的弊端,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要在2010年亚运会前根本改善广州水环境的号召;2009年,时任市长张广宁开年第一个工作会议就是关于治水,年后,14家银行“抱团”贷款350亿元给广州治水……

  广州对治水系统工程如此重视,原因只有一个:以治水为抓手和突破口,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打造广州宜居之城,造福市民百姓。而这,与广州实现科学发展、与“迎接亚运会,创造新生活”的理念更是高度契合。正因这种一以贯之的理念和不懈努力,广州荣获“第五届世界水论坛水治理奖”第一名大奖,在这个水资源领域规模最大的国际交流活动上,广州的治水举措赢得各国专家的高度评价。

  作为广州水环境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防范强降雨、抗灾减灾一直是一个受到高度关注的命题,如何在“水浸街”问题上上下联动、标本兼治,广州进行了长期的艰苦探索,也取得令人印象深刻的成绩。在近日多场突如其来的破百年纪录的暴雨袭击下,面对一些地段出现较严重的水浸现象,张广宁书记、万庆良市长亲自部署,有关部门也及时改进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前天上午,广州中心城区普降大雨,广州市防御暴雨三级应急响应立即启动,到21时暴雨橙色预警和二级应急响应同时解除时为止,市区共出现21处局部积水,经排水部门及时处置,均在一小时内消除积水,没有造成内涝险情,市区交通保持顺畅,一些过去较为严重的水浸点,经过改造经受住了暴雨考验。事实证明,只要充分准备,及时预警,多方合力,严阵以待,随时待命,重点布防,就能有效防范雨涝,把危害降到最低。

  正如汪洋书记所言,经过综合治理,广州的河涌和城市面貌发生了喜人变化。实践证明,只要扑下身子抓落实,认真办事情,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最黑最臭的石井河都治理好了,就是很的例子。我们坚信,以这种“干”字当头的精神和干劲,广州的水环境治理一定能一步一个脚印,取得越来越显著的成效,广州亦将越来越宜居,市民对生活环境的满意度也会越来越高。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