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论:高校去行政化并非一蹴而就——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媒体评论:高校去行政化并非一蹴而就
2010年06月08日 13:17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近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文发布,该纲要是我国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6月7日《新京报》)。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亮点之一便是“克服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倾向,取消科研院所、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行政级别的取消往往被认为是高校“去行政化”的一个标志。同时,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同样有着相似的表达“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一个是“逐步取消”,一个是“取消”,在众人眼中,高校“去行政化”已经指日可待。

  可以说,无论是教育改革与发展还是人才培养机制模式,行政级别的存在都是一大弊端。正是因为行政级别的存在,学术才会被边缘化,专业性开始淡薄,或者学术和专业性是为了行政级别服务的。在这种行政级别与学术混杂的环境中,能够培养出优质的人才确实值得怀疑,可见越是行政级别浓厚的高校,“官本位”的思想越是浓厚,这样,学术只能被边缘化,那么,人才的培养也就成为子虚乌有的事情。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新中国成立之后,因为我们的教育体制完全是沿袭前苏联的教育模式,于是就出现了1952年的院系大调整,高校作为一个行政单位的身份也从此确立下来。因此,与以往对比,我国高校中长期存在的行政级别以及“官本位”制度,借助这一次的人才发展规划进行“取消”本身是一种进步,但要看到这样的“取消行政级别”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能一劳永逸也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因为在取消高校的行政级别之后,还需要建立新的高校人才发展机制,这些机制都应该是取消高校行政级别的配套机制。也就是说,没有配套制度建设,取消行政级别便会成为一个口号。

  取消高校行政级别之后,迫切需要解决的便是“管办评”三者的分离。即管理、办学、评估三者也应分权制衡,互相制约。对于学校的管辖和管理,教育主管部门能少管的就少管,能不管的就不管,仅仅负责提供行政服务的职能。这样才能对取消行政级别之后的高校松绑,让它们觉得自己从此不是为某个部门服务的下属机构,而是有行政部门为自己服务的机构。

  同时,高校办学的自主权将是取消行政级别之后最关键也是最敏感的话题。假如高校没有自己的办学自主权,那么,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教育改革都是一场虚幻的梦魇。而教育主管部门对于高校的松绑便是办学自主权取得的一个重要契机。

  最后,高校取消行政级别之后仍需要评估其学术水平。而之前都是教育部门评估高校,相当于是父亲去评估自己的儿子。这样千丝万缕的关系很难说评估的客观、中立和公正。在教育评估上应该由独立于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第三方机构,也即由社会上的中介机构对学校进行评估。由此可见,取消高校的行政级别仅仅是高校去行政化的第一步。王传言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