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坑"频现引恐慌 专家:只是小型地陷无需杞人忧天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天坑"频现引恐慌 专家:只是小型地陷无需杞人忧天
2010年06月10日 19:13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从6月3日开始,位于中国西南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良江镇吉利村的大山头下因塌陷形成了4个大坑。地陷造成当地房屋墙体出现开裂、倾斜、倒塌现象,并波及邻近的山背屯和一座小型水库。吉利村附近的吉利水库大坝出现裂缝,这座库容有52万立方米的水库出现险情。

  而目前地陷仍在扩大。“从6月4日到5日,地陷深度增加了5米,达到25米左右,波及范围达到0.4平方公里。”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厅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应急工作人员施杰说。

  自今年4月四川宜宾突现20多个“天坑”以来,浙江、广西、江西、广东等地也发生了地表局部塌陷形成坑洞的情况。中国各地陆续出现的“天坑”现象,引发人们的争论和部分民众的恐慌。

  “现在大家认为的所谓的‘天坑’其实算不上是天坑,因为地质学意义上的天坑是有一定尺寸要求的,目前出现的地质现象只能说是小型地陷,而且成因各不相同,民众不用杞人忧天。”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赵云胜对记者说。

  他认为,有的地陷的形成跟地下矿山开采活动有关,有的跟人类工程活动有关,还有的是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的,要用科学的理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不能妄自揣测,更不能以讹传讹。

  记者经调查发现,各地“天坑”的出现确实均有不同成因,但均属正常地质现象。

  不久前,四川成都大邑新场镇、崇州怀远镇连续出现两个“天坑”,引起附近村民恐慌,猜测与地震有关。6月4日,成都市地质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实地调查后向媒体透露,大邑“天坑”,初步判定是由于常年抽采地下水使砂卵石层中的细粒砂逐渐被地下水带走,致使砂卵石层在一定深度范围内形成架空结构,后在地下水位变化及自重等因素作用下,发生塌陷,致使地面下陷。

  崇州“天坑”,初步判定是由于其附近曾进行过地震物探勘探,在冲击钻探及爆破震动影响下,卵砾石层变疏松,形成架空结构。随着灌溉水不断渗入,在地下水位变化及自重作用下发生塌陷。

  针对“天坑”频现可能与地震有关的传闻,赵云胜说:“如果地陷与地震等构造运动有关,其分布应当有较强的方向性,而且应当与地震同时发生或在地震之后。而目前这些地陷地点的分布比较零散,当地也没有出现过地震,因此与地震有关的说法没有根据。”

  据了解,地质学意义上的天坑是指具有巨大的容积、陡峭而圈闭的岩壁、深陷的井状或者桶状轮廓等非凡的空间与形态特质,发育在厚度特别巨大、地下水位特别深的可溶性岩层中,从地下通往地面,平均宽度与深度均大于100米,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接(或者有证据证明地下河道已迁移)的一种特大型喀斯特负地形。

  目前世界上发现并确认的天坑约80个,其中有超过50个在中国。中国的天坑分布在南方喀斯特地区,绝大多数位于黔南、桂西、渝东的峰丛地貌区域。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