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论:政府为食品安全埋单天经地义——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媒体评论:政府为食品安全埋单天经地义
2010年06月23日 15:16 来源:海南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1日,羊城论坛就菜篮子工程进行热烈讨论。在讨论食品安全众多隐患的话题时,一位来自广州市质监局的有关人士直言:“安全是买回来的。”他认为,食品要做到安全无毒无害,就必须经过检验、加工、包装等环节,而这些都将计算到食品的价格中。因此,消费者如果想要买到安全放心的食品,就应该为安全付费,不能总希望食品价格越低越好。(6月22日《信息时报》)

  在一个以民生为重的社会语境里,这样反常的直言,肯定会引起民众的反驳。一位市民就反驳说:“有钱谁愿意选择有毒有害的食品?不能只让有钱人享受到安全放心的食品,而忽略低收入家庭。”尤其在食品安全形势并不令百姓满意的今天,在“毒XX”横行的环境下,如此大言不惭、荒诞雷人的观点,的确令人心寒。

  不过,仔细考量“食品安全靠市民多花钱买”这句雷语,我们或许能认识到一个现实,那就是,要全力保障民众的食品安全,的确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来构筑食品安全体系里重要的一环。可问题是,“多花钱买食品安全”,究竟谁该来埋单呢?显然,不是我们老百姓,而是应由政府担起责任,加大财政投入。

  食品安全形势严峻,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比如,为数不少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第一责任人”意识不强,比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与预警工作薄弱,等等,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食品安全工作中经费投入不足,也是目前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

  今年年初,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在代表执法检查组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报告时就指出,在检查食品安全法实施情况时发现,地方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虽然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了买样费和检验费由同级财政列支,国务院也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执行食品安全法确立的各项制度予以经费保障,但是中西部和其他困难地区财政经费到位率很低,缺口很大,直接导致监督抽检范围缩小、频率下降、批次减少,影响了执法的效果,也容易埋下食品安全隐患。

  所以,“食品安全要靠市民多花钱买”,其谬大矣。食品安全,要靠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将食品安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切实保障,才能买来更多的食品安全。可能有不少官员又要诉苦了,我们这里财政收入有限,没更多的钱啊。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教授近日就披露,现在政府的行政支出占到财政收入的20%,这是日本的10倍,是美国的2倍。而政府在民生支出方面则显得比较“小心”,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约6.85万亿元,医疗、教育、社保就业三项支出占比仅14.9%。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经费开支占了多少比重,我们不得而知,但从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的情况来看,显然是捉襟见肘、少得可怜。

  “食品安全靠市民多花钱买”背后的真问题,俨然是一道严峻的民生考题。让民众买到既便宜又安全的食品,是负责任的政府应尽的义务,更是民生福祉的具体、真实体现。(吴杭民)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