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地方官政绩应与还债相关——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中国青年报:地方官政绩应与还债相关

2010年06月25日 08:32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昨日向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报告了2009年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报告首次披露了备受社会关注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通过审计调查18个省、16个市和36个县本级,截至2009年年底这些地方的政府性债务余额高达2.79万亿元。

  虽然政府性债务人们早有所耳闻,但是通过审计署审计公布出来,还是让人吃惊不小。在审计的18个省、16个市和36个县本级中,有7个省、10个市和14个县本级超过100%,最高的达364.77%。这还不是全国所有的省、市和县的债务调查。

  面对着这么多的地方债务,很多人都开始担忧,这些地方债务如何偿还,这些担忧不能不说有一定的道理,毕竟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也坦承:“部分地方政府偿债压力较大,存在一定的债务风险。”“从偿债资金来源看,2009年这些地区通过举借新债偿还债务本息2745.46亿元,占其全部还本付息额的47.97%,财政资金偿债能力不足。”

  但是我们更应该担忧的还应当有,以后政府有钱了,这些债务会不会主动还。从现实情况来看,地方政府债务虽然巨大,但是政府也是筹资能力最强的,今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的税收越来越多,因此,只要这些地方政府偿债压力较大,存在一定的债务风险,但只要处理得当,还是可以偿还的。

  所以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能不能偿还的问题,而是今后想不想偿还的问题。政府不愿意偿还债务有很多原因。有的干部认为,债务又不是自己欠下的,是前任留下的,和自己没有关系;有的干部认为,这些钱不是自己欠的,是“公家”欠的,欠再多,只要自己不贪污不捞取,欠再多也不要紧。还有的干部认为,自己这一任内还钱再多,也不会有政绩,相反的,通过借钱来发展政绩,不但没有罪,还有功劳。因此,有的地方政府即使有钱,首先想到的不是还钱,而是如何用这些钱来投入大项目,增加 GDP。审计报告显示,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债务率最高达364%,这样的数据令人担忧,那些欠下的巨款,恐怕一任政府是很难还清的,需要几任政府。如果有的干部以“新官不理旧债”为逻辑,恐怕这些债务的雪球只会越滚越大。

  为了避免“新官不理旧债”和一些地方政府有钱也不还的现象出现,有必要把债务管理也列为政绩考核的内容。当前需要做的是,审计等部门应该在干部离任时,将债务问题审计清楚,在干部交接时能一并交接债务清单,同时有关部门要建立还债的政绩考核办法,让后任干部认真对照债务清册和还债的政绩考核办法,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知见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