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4月经济“成绩单”多项数据下滑!为何说“有望企稳回升”?

4月经济“成绩单”多项数据下滑!为何说“有望企稳回升”?

2022年05月16日 19:20 来源:国是直通车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文/王恩博

  疫情反复下,16日公布的中国4月份主要经济指标下滑,尤其单月消费增速罕见地录两位数同比下降。尽管如此,国家统计局仍强调“国民经济有望企稳回升”。

  作出这一判断的支撑是什么?经济回升动力何在?

  4月份生产消费等指标均现收缩

  从4月份数据看,本土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已经显现,除投资整体符合预期外,生产、消费等均出现收缩。

  例如,当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下降2.9%。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称,生产回落一方面由于部分地区疫情形势比较严重,物流运输不畅,企业停工停产,对产业链形成较大冲击;另一方面,需求不振影响了订单。此外,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仍然高位波动,成本上涨也对企业形成一定冲击。

  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1%,降幅比上月扩大7.6个百分点。非生活必需品销售和餐饮销售受疫情影响比较明显,拉低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

  当月,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9.7%,餐饮收入下降22.7%。从地区来看,受疫情冲击比较严重的长三角和东北地区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同比下降幅度均超过30%。

  在当前消费和出口都出现明显回落的形势下,投资逐渐成为稳增长的主要支撑点。今年以来,稳增长稳投资政策持续发力,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投资结构持续优化。1-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8%,保持稳定增长。从结构看,制造业、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投资都得到加强。

  经济企稳回升存多重有利条件

  针对当前形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直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他亦表示,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现,国民经济有望企稳回升。

  这一判断,从4月份中国经济成绩单中可以找到支撑。

  可观的经济体量,是中国抵御风险冲击的韧性来源。尽管部分地区受疫情冲击严重,但在全国层面,主要生产需求指标总量规模依然可观,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万亿元,进出口总额3.2万亿元,钢材产量1.1亿吨,原煤产量3.6亿吨。从累计看,前4月工业增加值、投资和进出口主要指标仍然保持增长。

  基础产业的有力支撑,造就了强大的供给保障能力。在农业领域,随着各地加大农业生产支持力度,加强田间管理,目前冬小麦苗情继续转好,春播备播进展顺利,进度快于去年同期。从能源方面看,增产保供持续加大,主要能源产品较快增长。4月份,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0.7%、4%和4.7%。

  保供稳价有效推进,维护了民众正常生活秩序。疫情扰动下,基本生活类商品产销持续增长。4月份,规模以上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0.1%和0.5%。当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1%,保持温和上涨;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9%,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

  新动能持续成长壮大,进一步开拓着经济增长空间。温彬注意到,4月份制造业投资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水平,1-4月增长12.2%,其中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达到22%。此外,绿色智能产品生产抢眼,4月份,新能源汽车、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2.2%、21.6%、20.8%。

  从这一系列数据可以看出,尽管受到疫情冲击,但中国经济并未伤筋动骨,高质量发展大势未变。

  当务之急仍需加大政策力度

  尽管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具有不少有利因素,但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提醒,要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有效控制相关风险,仅靠自身潜力和韧性还不够,当务之急是综合施策着力扩大内需。尤其要全面和深入地挖掘消费增长潜能。

  温彬也指出,下一阶段,要尽快控制疫情,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宏观政策要聚焦稳就业、稳物价、稳增长等目标,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形成合力为困难行业、企业和个人纾困,提振国内有效需求,尽快扭转预期,促进经济加快企稳回升。

  今年以来,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有效实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加大,对于缓解企业困难、稳定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

  付凌晖透露,国家统计局近期的快速调查显示,大规模留抵退税实施后,获得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的企业中,90%的企业认为改善了现金流,96.2%的企业表示对政策比较满意。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近期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亦强调,从政策支撑看,中国政府赤字率低、债务总体可控,政策工具箱里的工具多,当前宏观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增量政策工具正在抓紧谋划,稳增长政策有望进一步显效发力。

【编辑:彭婧如】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