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指标好于上月!8月中国经济哪里变了?

分享到:

多数指标好于上月!8月中国经济哪里变了?

2022年09月17日 10:29 来源:国是直通车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文/王恩博

  多数指标好于上月!

  最新公布的8月份中国经济数据出现积极变化。尽管外部需求收缩、国内疫情散发、极端高温天气等超预期因素依然不少,但当月国民经济顶住影响,延续了恢复发展态势。

  这份在国家统计局眼里“非常不容易”的成绩单,透露出什么信号?

  宏观经济数据总体改善

  翻开8月份中国经济成绩单,包括工业、服务业、消费、投资在内的多项主要指标均有所回升。

  从生产供给端看,稳中有升态势明显。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增速比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随着促进服务业纾困发展的政策措施逐步显效,8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8%,增速比上月加快1.2个百分点。

  国内市场需求亦有所改善。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4%,增速比上月加快2.7个百分点。在专项债发行使用加快、投资项目要素保障不断强化等因素支撑下,1-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8%,增速比1-7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今年以来首次回升。

  广受关注的就业形势持续改善。随着经济延续恢复态势,援企稳岗和就业帮扶政策持续发力,城镇调查失业率继续下降。8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4%,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表示,8月份以来,在极端高温天气、区域性有序用电或限电、疫情散发多发等多种超预期、偶然性、外部性因素扰动下,经济动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扰动,但由于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落实生效、接续政策措施加力释放效能、市场主体内生增长动力加强,中国宏观经济数据总体依然保持改善势头,说明国民经济复苏发展态势延续、景气度保持较高水平。

  国内需求不足矛盾待解

  8月份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但需要注意的是,恢复基础仍有待进一步牢固。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直言,今年以来,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比2020年更加复杂严峻。

  从国际看,主要经济体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全球滞胀风险上升,主要经济体政策收缩力度加快,加之中国正深度融入全球化,对国内影响逐步增加;从国内看,疫情防控难度比2020年更大,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困难增加,企业生产经营难度亦较此前提升。

  多重因素影响下,需求不足成为眼下中国经济的突出矛盾。8月份,扣除能源和食品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和上月持平,仍处于今年以来较低水平,成为上述现象的注脚。

  不过,随着一系列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效能加快释放,各方仍看好国内需求逐步扩大。

  以消费为例,付凌晖指出,当前就业总体稳定,在疫情精准防控和促消费政策作用下,居民消费有望逐步恢复。特别是汽车和家电消费优惠政策发力,有利于拉动大宗商品销售的增长。8月份,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5.9%,保持较快增长。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称,疫情冲击有所减弱、居民消费信心有所上升、稳消费政策继续发挥作用三大因素拉动8月份消费超预期增长。

  他认为,下阶段消费仍将受到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居民消费信心尚处于偏低水平,预防性储蓄率较高;另一方面,居民消费基础仍然稳健,政策效应将继续发挥。总体来看,预计消费有望延续稳健复苏态势。

  稳经济是否有后招?

  8月“小考”过后,三季度“大考”将至。为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进一步夯实复苏基础,近期一系列稳经济接续政策集中出台。

  货币政策方面,央行8月15日下调MLF和OMO利率各10个基点,随后又引导LPR下调。财政政策方面,官方在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已落到项目基础上,再增加3000亿元以上额度;并要求依法用好5000多亿元专项债地方结存限额,10月底前发行完毕。

  着力稳住经济大盘,力争实现最好结果,今年剩余时间中国是否还有招可出?

  庞溟表示,考虑到目前经济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中,需求问题最为突出,未来政策端仍应重视扩大和支持社会有效需求,着眼于更大力度地扩大国内需求,更有效地增强市场主体内生动力。

  他提及,重点不在于加码短期政策,而在于优先保证存量政策靠前布局、增量政策落地生效,货币政策更多地要配合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政策工具要接续发力、放大效用,着力以消费和投资拉动需求,有效弥补需求不足问题。

  温彬也指出,眼下中国做好政策接续,将有助于熨平经济波动。随着疫情冲击减弱,政策效应持续发挥,经济恢复基础有望得到进一步夯实。

【编辑:姜雨薇】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