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报:香港设私隐公署保护个人隐私值得借鉴——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外报:香港设私隐公署保护个人隐私值得借鉴

2010年08月17日 18: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8月17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17日刊文说,香港八达通公司出售市民私隐风波,引起内地读者兴趣。原来,不止是香港,近年来内地个人资料泄密事件也常有发生。当法治完善的香港爆出上述事件后,难怪会引起内地人共鸣。分析认为,此事件中关于私隐公署的设立,对内地保障个人隐私有借鉴作用。

  文章摘编如下:

  到过香港的人都应该知道,当地有一种叫八达通卡的电子货币。作为一种非接触式的智能卡,八达通卡自1997年推出以来,至今已可以用于公共交通、超市、餐饮店、水电气等费用的支付。可以说,八达通卡已经成为香港市民的生活必需品。

  然而,这种香港人日常生活中处处离不开的“电子钱包”,早前却陷入了一场丑门风波之中。上月14日,八达通公司在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下,首度承认将近200万客户数据转售给其它公司,非法获利4400万港元。

  本月初,随着八达通公司将4000多万港元利润全数捐给慈善机构公益金,再加上行政总裁陈碧铧下台,近月来闹得热烘烘的八达通出售市民私隐风波,才暂告一段落。

  但有意思的是,这起与内地没有关联的事件,竟然也会引起内地读者兴趣。过去一段日子,不少内地传媒朋友纷纷致电给我,查询事件的最新进展。

  原来,不止是香港,近年来内地的个人资料泄密事件也常有发生。许多商业机构都要求消费者登记自己的个人资料,有些甚至还要求提供身份证号码和家庭状况。但与此同时,这些机构又往往不说明要求消费者提供这些数据的目的,使消费者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受到侵害。

  我请传媒朋友们举一些例子,他们竟如数家珍,大吐苦水。传媒朋友A说:我朋友昨天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说是某某公司员工,现在正在举办一个抽奖活动,我朋友很幸运被抽中了,要寄送一份礼物给他,价值人民币1880元,但现在仅需198元。后来他上网发现,对方根本就是骗子。令人发指的是,对方竟知道我朋友的姓氏(估计连姓名都知道了)。

  朋友B则说:早前我刚买了新房,一回到家,装修公司的电话就接踵而至,响个不停。

  遇到类似现象,大多数内地民众的反应是厌恶,但也无可奈何。即使受骗上当后报警,警方也破了案,最多只拿骗子问罪,很少会追究隐私泄露的根源。

  因之故,当法治完善的香港爆出八达通转售客户隐私事件后,难怪会引起内地人的共鸣。许多内地记者向我查问,到底此次追查八达通责任的政府部门——香港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是何方神圣?当他们知悉公署是亚洲唯一一家公营的独立隐私监管机构,其职能主要是监察个人资料隐私获得保障时,都不禁啧啧称奇,希望内地也能够成立一个类似部门。

  广东《晶报》8月6日发表的社论便指,八达通事件让内地人知道香港不仅有雷厉风行的廉政公署,还有铜墙铁壁般的私隐专员公署。而这个机构的职能和角色正是内地尤其是深圳可以借鉴之处。

  一直以来,香港特区政府都称,香港在整个中国的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可以担当借镜作用,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有谁会想到,这次八达通出售市民私隐的事件,也有内地可以借鉴之处。(戴庆成)

参与互动(0)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