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海外华文报摘

澳门日报:国人不再谈艾滋色变 歧视仍待消除

2010年12月01日 09: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11月30日,地处江西偏远山区的德兴市铜矿第二小学学生手托自己亲手制作的预防艾滋病徽标红丝带,争当预防、遏制艾滋病小小宣传员。卓忠伟 摄 图片来源:CNSPHOTO  

  中新网12月1日电 今年12月1日是第23个世界艾滋病日,《澳门日报》1日刊出社论说,中国近年艾滋病防治取得积极成效,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明显提高,不再谈“爱”色变。艾滋孤儿是一群无辜受害者,他们更需要精神支持、照顾和关爱。应努力消除歧视,给这些艾滋孤儿更多宽容和关怀,切实保证他们就医、入学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帮他们融入社会。

  文章摘编如下:

  今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是:“正视艾滋,维护权益,点亮反歧视之光。”

  近日,广西柳州一个艾滋孤儿的故事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共鸣。在柳州市城中区一个村庄里,住着一名年仅六岁的孤儿小龙,二○○八年和二○一○年,小龙的父母相继病逝。九月初,小龙被村委会送到柳州市儿童福利院。在入院体检中,小龙被查出HIV检测呈阳性,是一名艾滋病毒携带者,因此,福利院拒绝收纳小龙。工作人员推断其父母生前都是艾滋病人,小龙则是母婴传播导致的艾滋病携带者。

  小龙的四个叔伯出于对艾滋的恐惧和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没有一个担起监护责任。八十四岁的奶奶年事已高,力不从心,只能不时上山“指导”一下小龙的生活。就这样,一个六岁大的小孩只能在家中独居,陪伴他的是一条忠心的狗。

  小龙感染艾滋很快传遍这个不大的村庄,一些家长不同意小龙到当地学校读书,甚至提出如果学校接收小龙,就让子女转学,小龙的受教育权利就这样被无情地剥夺了。

  内地记者到小龙家中探访,他正趴在床上睡着了,手上还有做饭烫伤的伤口。一间灯光昏暗的小屋、一口锅、一片奶奶帮种的菜地、六只自己养的鸡,几棵青菜伴着米饭,没有油和盐……小龙的惨况让人心酸。

  小龙的故事经媒体披露后,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不少好心网友纷纷到小龙家中探望,送去食物、玩具、电视机以及御寒衣品,并出钱加固房屋,更换电线,安装白炽灯。当地政府为小龙办理了低保,发放冬令救济物资,并决定报销其医疗费用。但由于广西至今没有能够收纳艾滋儿童的福利院,小龙仍只能在家中孤独地生活下去。

  近年,中国艾滋病防治取得积极成效,遏制了艾滋病的快速蔓延,病死率显著降低,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明显提高,不再谈“爱”色变。但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艾滋感染者和病人的歧视仍难以消除。

  造成歧视的主要原因是:公众对艾滋病知识了解不足,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普遍存在道德批判;由于基层医务工作者对艾滋病的恐惧和无知,担心自己在工作中感染,使感染者就医时面临新的医疗歧视;相关立法保护依然薄弱,缺乏对政策法规的监督保障机制;感染者法律意识淡薄、维权成本高,法律援助机构不足。

  艾滋孤儿是一群无辜受害者,对他们仅提供物质帮助是不够的,他们更需要精神支持、照顾和关爱。应努力消除歧视,给这些艾滋孤儿更多宽容和关怀,切实保证他们就医、入学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只要每个人都能用大爱去关怀身边的艾滋感染者和病人,给他们战胜病魔的勇气,定能创造更多的生命奇迹。

参与互动(0)
【编辑:程涛】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