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海外华文报摘

澳报:内地农村建设非只求新求洋 名镇名村需保护

2010年12月16日 14: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2月16日电 《澳门日报》16日刊出社论说,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既是中国农村文化的载体,又是中国历史演变的见证。随着经济社会的高度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通过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有效保护,将其真实、完整地传承后世的同时,真正实现文化遗产惠及当地民众,促进经济文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文章摘编如下:

  住房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十二月十三日在京公布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名单,共有九十九个镇、村入选。至此,中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数量达到三百五十个。中国在推行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的同时,应该继续努力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中国曾经是一个农业大国,在漫长的农耕时代,农村是最基本的社会单元。由于历史悠久、民族众多,自然条件和文化板块不同,中国各地农村千姿百态、风情各异,形成了各树一格的村落文化。“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这种文化的多样性,正是中国农村的独特之处。广大农村至今保持着极其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根脉,以及丰富的文化遗存。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上在农村,文化的多样性也在农村,民族之根深深地扎在农村。不管是已经评出的还是有待发掘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都是经过长期的孕育、发展而成的,它们既是中国农村文化的载体,又是中国历史演变的见证,能够保留至今,更是我国至为宝贵的财富。

  令人担心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高度发展,各地城市化进程的明显加快,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一些地方把新农村建设错误地理解为“新村”建设,“求新求洋”,全部推倒重来,花费巨额资金建广场、立雕塑、修花坛、移大树,导致众多乡土建筑被毁,古村落的传统格局被支解,古村落和谐的人文环境遭破坏。另外,有些地方开发旅游,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在古村落内进行大规模的村容整治,大兴土木,建设人造景观,也严重影响名镇名村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农家乐、乡村游,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培育地方特色产业、推动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成为展示乡村传统特色、增强人民群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满足社会公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场所。其实,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与合理利用并不矛盾,这里面最重要的还是要强调保护,要正确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与新农村建设、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关系。各地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精神,切实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

  促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已经纳入了国家的“十二五”规划。中国幅员辽阔,还有许多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急待抢救保护,相信住房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还会继续评选发掘。通过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将其真实、完整地传承后世的同时,真正实现文化遗产惠及当地民众,促进经济文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是不是只有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才需要保护,没有评上的就可以为所欲为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不能将新农村建设片面理解为建新村,只注重农村房子是否整齐划一,道路是否宽阔等表面的东西。在新农村建设中,不能大拆大建,片面追求“村容整洁”。如何理解新农村建设这个“新”字,我们确实需要以人为本,在“节能省地型”的原则下,开展新一轮的、有文化特点的农村自然村庄的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曾为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这二十字箴言,应该就是今天指导新农村建设的“真经”了。

参与互动(0)
【编辑:程涛】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