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海外华文报摘

港媒看汶川地震3周年 期重建"硬"成绩外"软"发力

2011年05月12日 13: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5月11日,一位北京民众观看汶川地震后重建的国道212线甘肃文县高楼山段照片。当日,“科学重建 伟大壮举——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主题展览”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出。中新社发 廖攀 摄  

  中新网5月12日电 今天(12日)是汶川地震三周年。香港媒体予以关注,有评论认为,汶川地震重建,于硬件建设方面应看到成绩,亦应肯定当局的领导和努力;软件建设方面,希望灾区的软件建设不止于功能性的经济范畴,而有更深层意义和内涵,透过汶川重建,使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同样得到升华。

  实现“安居” 冀望“乐业”

  香港《大公报》12日刊文说,汶川大地震三周年节点,就这样静静地走来。流水潺潺的寿溪湖畔,高高的吊脚楼、黄墙青瓦的羌式楼沿山而建,水磨镇像一幅掩映在烟雨蒙蒙中的泼墨山水;俏丽而精致的映秀新镇上,川西民居、藏寨风情、羌式建筑交错相融,恬静中透出一份温暖;异地重建的新北川,一串串绚烂的期望和梦想在这里重新绽放……随着重建的步步推进,地震灾区已从悲伤、绝望的黑灰色,变成欢笑、朝气的五颜六色。

  文章称,两年多的恢复重建,已使大多数老百姓实现了“安居”,继之而来的是对“乐业”的渴望。汶川大地震灾区的重建,并不是简单地复制过去,而是结合各自特色重新设计构建新的发展模式。值得期待的是,各个灾区所选择的重建路径是否适应未来发展的需求,能否带动灾区民众的“钱包鼓起来”,产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

  文章说,同样摆在执政者面前的问题还有,面对发展水平跨越十至二十年的学校、医院等公共基础设施,以及先进理念、先进技术推进的援助项目,到底该怎样管好用好?

    震区三大转变适应中国经济大战略

  《大公报》另一篇文章说,一路走来,让人感受深刻的不仅有“好房子与好日子同步”的重建成果,也有灾区民众感恩奋斗、回报社会的实际行动,更有“后援建时代”东西互补、东西共赢的经济合作模式。

  文章指出,在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下,地震灾区生产力布局、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三大转变,无疑正与这一大战略相适应。

  文章说,震后三年,四川把握住近年来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和战略转移的形势,利用恢复重建过程中交通瓶颈的解决和物流大通道的形成,与四川、成都长期以来形成的科技、人才、人居、市场、产业、服务、成本、劳动力等优势相迭加,大大拓展了四川产业的市场半径和全球辐射力,使四川和成都进一步成为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体系中的重要节点,并逐步成为连接中亚、欧洲、俄罗斯市场的桥头堡。由此,这里美好的未来更可期许。

  冀透过重建使民族精神面貌升华

  香港《明报》发表社评指出,汶川大地震重建,于硬件建设方面应看到成绩,亦应肯定当局的领导和努力;软件建设方面,温家宝提到,新阶段灾区重建,“要积极推动对口支持向对口合作转变,由‘输血’帮扶向‘造血’提升转变,由‘硬件’援建为主向技术智力等‘软件’支持为主转变。”我们希望灾区的软件建设,并不止于功能性的经济范畴,而是有更深层意义和内涵,让整体人文精神得到更大、更高和更实质的提升,透过汶川重建,使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同样得到升华。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丁文蕾】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