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古今狂草的“龙”字(图)

2012年02月01日 16:11 来源:中新网-华文报摘 参与互动(0)
古今狂草的“龙”字(图)

  古今不少著名书法家,皆写过龙年的“龙”字;分别在他们的文章、诗词、信札、字画、对联或挥春等中出现。

  附图的“龙”字,名副其实笔走龙蛇;乃近代名家李果青专为龙年所书。其草书另创一格,使笔者想到唐代两大草书圣手张旭与怀素(字藏真)。张旭也曾书狂草“龙”字,简练浪漫,如飞龙在天,大气磅礴;一笔连绵,一气呵成,笔法高妙。怀素的“龙”字亦为狂草,纯以中锋运行,形态简化,线条奔逸,气势非凡。二者“龙”字狂草最大不同之处在收笔。张旭向下弯屈如蛇身蜿蜒,似巨龙摆尾。怀素则最后突旋转向上,龙尾像倒钩镰刀,笔力贯注,挺拔有势。附图李果青的“龙”字,基本上是源于两位草圣之草法;但“龙”字收笔却大异其趣,蜕变成卷翻腾的笔势;好比一幅减笔画,展现龙身显著拉长与转曲的形态,富有动感。正如古代玉龙造型的演变,由商、周的“C”龙,衍化为战国曲有致的“S”龙。

  笔者亦甚喜爱唐代另一位书法家孙过庭所书的“龙”字,深得王羲之与王献之笔法;用笔迅速峻利,如挥毫出壁,令人叫绝。

  (摘编自香港《大公报》 文/李英豪)

【编辑:丁文蕾】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