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马来半岛上的印度古庙

2012年02月08日 16:56 来源:中新网-华文报摘 参与互动(0)

  走进马来亚园坵,令人瞩目的建筑,不是办公所或职员宿舍,而是建在大路旁的印度古庙。印度古庙不只一座,在大园坵,每区都分别建筑一座,这是印裔工人的精神支柱。

  英殖民地时代,马来亚的土地权由英国主宰,洋人开荒辟地,到处种植橡树,从印度招募大量劳工。建庙立神的传统文化也随着印人的足迹在每个园坵兴建,方便他们膜拜。所以,自19世纪开始,印度庙的香火已经在各地的橡林里袅袅升起了。到了1960年代,我闯进泥路纵横的胶林时,八成的割胶重担仍然由印度工友挑起。

  每座印度庙,都有祭司主持膜拜仪式,每天早晚,庙里都发出“铃铃铃”的铃声。祭司赤膊露背,下身围着洁白的沙巾,一手摇铃,一手举着热气袅袅的瓷杯,口里喃喃地绕着神像转,然后再在庙外兜转一匝。神像前的石桌,少不了香蕉、鲜花、槟榔和栳叶。

  庙里坐镇的是主神,雕像最大,周围还有其它小神像,最常见的是象鼻弯转的象神。庙外的檐墙上,众神并立,神采飞扬,栩栩如生。

  这些神像的雕塑,工匠都是百多年前从印度特聘过来的,所以传统的手艺一流,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

  今天的印度庙,是当年印度人筚路褴褛、披荆斩棘的历史见证。沧海桑田,胶树的根基已被油棕逐渐盘据;人事已非,经历过百多年风风雨雨,印度庙依然原封不动,站在引人注目的大路旁。

  印度庙和华人寺庙一样,建立的目的是为了保佑园坵四季平安、全体工作顺利。也因此,每年都选定一个日子,答谢神恩,隆重庆祝。

  这个酬神的庆典,每年举行,为期两天。这两天被订为园坵的特别假期,全体工友都沐浴在欢庆的气氛中,成为园坵里印度工友一年一度的佳节,热闹情况俨如大宝森节。

  印度人的庆典仪式要宰羊杀鸡之外,还要“走火路”,请神出游,沿户膜拜,开销的数字相当大。这些支出,除了由园主捐助之外,大部分都是胶工每月从工资里扣除累积所得。印度胶工人数多,整年积存下来,数目也就可观了。

  如果神庙剥落陈旧,酬神之前还来一番釉彩,把庙里庙外修饰得光鲜亮丽。因为当天除了请园坵的经理、职员观礼外,还有邻近园坵的高层职员都应邀前来作嘉宾,推拥一堂。酬神,是个不平凡的日子。

  整座神庙,张灯结彩。工友利用椰叶,结成各种形状,挂在绳索上,由神庙一直拉到大路口,每隔一段路还种一颗鱼尾葵或香蕉树,使到泥路两旁绿影摇曳,平添风采。

  酬神日,有两项节目最叫座,把附近园坵的工友和小孩都吸引过来,那即是“走火路”与露天电影。走火路与华人庆祝九皇爷走火路一样,通常在下午举行,电影是在晚间。这两项节目,群众把整座神庙挤得水泄不通。这是神庙一年中最热闹,也是最具纪念性的日子。

  酬谢神恩,是因为过去的日子里风调雨顺,大家享受了一年的安宁与愉快。

  (摘编自香港《大公报》 文/冰谷)

【编辑:丁文蕾】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