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那些年我们看英国片

2012年02月20日 16:49 来源:中新网-华文报摘 参与互动(0)

  英国电影阴森沉郁冷峻,就像彼邦的天气,看得人心胸悸闷。近年作品题材偏向描写低下层社会、杀手、歹徒、足球流氓、多族裔双失青年等,语言粗鄙混杂,各种口音俚语齐出,就算懂得英语也很多时听到一头雾水﹕“嘿,他们在讲外星话吗﹖”可想而知市场狭窄,离开本土,英国片没有观众。

  曾几何时,香港还是英国殖民地,戏院有“义务”要放映英国电影。原来远在1947年,殖民地政府为保障英国片可以在港上映,立法局于4月12日首读通过《1947年英国影片法例》,规定影院于70天映期内,英国片放映须占7天,即是说,硬性规定片商每年要放映37天英国电影。

  当年好莱坞电影来势汹汹,也深受港人欢迎,不立例规定,英国片必无生存空间了。当然,虽有法例规定放映,但没法例强迫观众入场,所以英国片一出,总是门可罗雀,而戏院只好打学校主意,提供平价场,让学生集体购票观看。

  原来其时殖民地教育,中学英文科必修简浅版英国名著,包括莎士比亚、狄更斯等名家作品(用简浅文字改写成低年级读本),而此等名著已多番改编成电影,例如《王子复仇记》、《苦海孤雏》、《双城记》等版本无数。戏院为摄档期,便想到配合课程,重映一些名著电影,以供“学界参考”,而我们做学生的也乐意接受,难得打正招牌走堂看戏,而且比干啃课本有趣得多。

  那些年,我就是这样认识了英国电影。

  (摘编自香港《大公报》 文/吴 昊)

【编辑:丁文蕾】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