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酒,不只是穿肠毒药

2014年11月04日 16: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酒,不只是穿肠毒药
图/四小折

  无论从文化、生理、取缔、举发到制裁,酒驾都是非常棘手的难题……

  几年前,与来台访问的日本推理作家柄刀一先生认识以后,一直保持联络。他在《北海道新闻》有个“五叶幸运草”的专栏,畅论时下社会百态,最近有篇〈车子不是凉鞋〉,谈到酒驾伤人、致死,多因酒醉者把开车当成穿凉鞋一样方便,毫无警觉,主张不能视为“交通事故”,而是“交通犯罪”,令我深有感慨。原来,日本的酒驾问题,和台湾一样严重。不,上网搜集了一些资料,才发现全世界都一样。

  自信满满但反应减退

  以美国为例,根据统计,九十秒就有一人因酒驾事件而受伤,五十三分钟就有一人因酒驾事件而失去性命。此外,经过调查,酒驾者首次被逮捕时,平均已有过八十次的酒驾经验。台湾方面,则每年大约有四百人死于酒驾肇事。这些怵目惊心的数字,在告诉我们,酒驾问题绝不单纯,有必要深入探讨。

  酒,是人类史上极为悠久的饮料。《史记》已有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述,显见酒是当时的享乐极品。曹操〈短歌行〉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李白〈将进酒〉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叶慈(W. B. Yeats)〈酒歌〉有“酒从唇间进,爱从眼波起”的名句。帝王品酒、诗人咏酒,饮酒,是一种气魄,是一种浪漫,与生活、文化早已密不可分,不分东西。也许因为如此,只要不是酗酒,社会多有宽容。

  然而,若从生理角度来看,酒精是一种中枢神经抑制剂,少量使用,会有欣愉、放松感,增加活动量,提升勇气、自信,在社交上有正面效益。交不来的朋友、谈不成的生意,上了酒席,一切就顺了。然而,一旦过量,则会出现言词含混、运动协调障碍、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减损。以这种自信满满但反应减退的身心状态握住方向盘,当然是非常危险的事。

  判断酒醉程度的标准,是“血液酒精浓度”(BAC),但是,由于临检现场常不易抽血,所以改测“呼气酒精浓度”(BrAC)再以公式换算。现今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呼气酒精浓度”高于0.15mg/L即视为酒驾,0.25mg/L则移送法办。然而,因为公式换算有其局限性,以及含酒精成分的漱口水、麻油鸡、姜母鸭也可能导致误判,再加上“平衡测试”一类的辅助检测有时反而造成矛盾,因此,执行的实务上仍有许多问题。

  在众目睽睽下逃逸

  再者,酒驾肇事的机率,也会使酒驾者存有侥幸心态。就算开车横冲直撞,只要对方能主动闪避,就不会发生车祸。在酒精的影响下,很容易认为自己一定够幸运。即使撞上,只要车子没有严重毁损,在没有目击者的状况下,也可能选择逃逸;甚至,已经有多起事例,肇事者是在众目睽睽下逃逸的,等到被抓以后,又开始强词夺理、推诿卸责,这种极尽闪躲、绝不认错的心态,恶劣得令人发指。

  关于酒驾肇事的惩治,近年来台湾不断修法,罚金不断加重、刑期不断加长。但如此一来,又会出现量刑是否合理的法学争议。也有人认为,刑责提高,会使肇逃增加,若还能易科罚金了事,肇逃者更容易肆无忌惮。酒驾致人于死,现今依过失致死罪论,最高可处七年有期徒刑,但实际上判到这么高的并不多,缓刑者不必入狱,入了狱还可以争取假释,一路上诉、一路脱产,最后被害者家属殷殷期盼的迟来正义,成了一场空,一条人命赔得非常不值。

  也就是说,无论从文化、生理、取缔、举发到制裁,酒驾都是非常棘手的难题。叫出租车代驾;学习欧洲找指定驾驶Bob;酒驾处罚连坐同车乘客;开发呼气酒精浓度低于法定标准才能发动的车辆……种种方案都曾被提出,但效果依然有限。

  2005年,美国的阿瑟•皮尔斯(Arthur Pierce)酒后与堂弟在市区的繁忙街道上以时速120英里飚车,结果撞死一名女子,他立刻遭到逮捕。

  在皮尔斯认罪协商后,法官只轻判他两年,然而,却追加了一个特殊判决:在出狱后的三年期间,他必须在家里悬挂至少60公分宽的死者遗照,一旁并写有“I’m sorry I killed you。”的忏文。假释官有权突击检查,一旦发现没有照做,就得再回监狱。这则报道,我没有找到后续消息,也许,皮尔斯终于不再酒驾,法官的判决真的有效。衷心希望如此。(摘编自台湾《联合报》 作者:既晴)

【编辑:吴合琴】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