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海外华文报摘
世界日报:中国经济三驾马车重整上路

2008年10月27日 08: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中新网10月27日电 美国《世界日报》10月26日发表社论指出,金融危机对中国大陆的影响,已全面浮现,在持续8年的高速成长后,今年第三季经济增长率低于10%,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拐点”。这个经济的“拐点”,也就带来政策的“拐点”,在中共17届三中全会决定,以稳定的名义出手全面救市之后,当局开始筹备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明年的经济政策定调,宏观调控方针即将大变,中国大陆经济的“三驾马车”,也将重整上路。

  社论摘录如下:

  金融海啸爆发,对中国大陆的影响,各界曾有激烈争议。现在看来,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国大陆经济不仅不可能再一枝独秀,而且有深刻的影响,难以独善其身。于是中共领导层定下要把自己的事办好,其实就是要自保和自救,令中国大陆经济能保持稳定。

  金融海啸对中国大陆的影响,实际已表现在多个层面。在宏观经济层面,有巨额外汇储备的大幅缩水、财政收入的明显下降、外贸出口的减少、经济成长的减速。按经济学者的说法,是“输入型危机”已经出现。

  在微观层面,情况可能更为严重,这就是大批外资企业、中小企业面临困局。目前至少已有7万家拥有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倒闭,其中出口型纺织企业就已倒闭上万家。显示金融危机正冲击中国大陆的实体经济,企业集中倒闭潮一触即发,而企业倒闭增多,失业工人将以千万计。

  出现这种严重的“输入型危机”,与中国大陆经济结构的变化有关。中国大陆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中,能保持经济一枝独秀,是因当时经济对外依赖程度还不算高,目前出口占GDP的比重,已由10年前的19.2%,增加到去年的37.5%,外资和民营企业占经济的比重,也上升到6成左右。外需放缓对经济的影响和冲击,相应加大。

  在这种情势下,中共领导层决意以“保增长”为政策优先,而要保经济增长,就得调整宏观调控政策。中国大陆最重要的调控杠杆,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过去4年来,当局实施的是财政和货币的“双紧”政策,是面对经济高速成长,出现过热之危。预期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将调整重回积极的财政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之路。

  长期以来,中国大陆经济是靠“三驾马车”,即投资、进出口和消费拉动。但三驾拉车之马,步伐不那么一致。现在面对金融危机和全球市场的大变,投资和进出口的拉动力度,正在减缓,而消费的拉动力,多年来就有积弱之弊。因此,要稳定经济,确保一定的增长,必须对三驾马车重整。在三驾马车中,由于全球经济衰退似成定局,国际市场不是一时半会可以复苏,对进出口只能实施保守疗法,以提供宽松的金融环境,放松银根,辅之以税务宽减等政策,以帮助企业度过难关。现在尤其要预作安排的,是外资企业可能出现的破产清盘潮。

  投资对中国大陆的经济拉动,一直有重要影响。去冬今春以来,在当局防经济过热政策下,固定资产投资有明显减少,现在放手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已势在必行。目前当局已在研究,主要在铁路、公路和码头等交通设施的建设上,加大投资力度,铁道部和交通运输部,已受命研究和拿出投资方案。在这两个领域的建设之外,相信地方也会趁势而上,推出一批重点项目的投资。

  中共领导层定的经济对应之策,主要是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当局预期将提出一系列措施,来刺激内需。由于中国大陆的财政收入在分配格局中占有过高比例,居民收入比例相对偏低,同时城乡居民的保障体系又极不完善,是这些年来消费不振,内需不强的主因。也正为此,扩大内需的政策,有更大的调整空间。

  表面看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调控取向,已经十分明确,但具体政策调整,不会那么轻松,这是因为三驾马车,去向不一,地区行业,千差万别,再加上这些年来利益格局多元化、博弈复杂化,三驾马车重整的过程,还不是那么容易。

编辑:刘雨生】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