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海外华文报摘
美国侨报:谩骂招致误解 民族团结课该补!

2008年12月17日 14: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中新网12月17日电 美国《侨报》12月17日发表中国时评《民族团结课,该补!》指出,如果这一民族团结的基石性课程得以顺利推行,假以时日,民族团结的意识必将深入人心,中国凝聚各民族共识也将更为容易,对社会发展形成强大的合力;而民众爱国主义也势必从自发走向自觉,从情绪走向理性,不再流于空洞而脆弱。

  时评原文摘录如下:

  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决定从娃娃抓起,要求中小学设置专门的民族常识教育课程。其时机耐人寻味。

  “56个民族,56枝花,56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早已借脍炙人口的歌曲传唱得家喻户晓,但各民族的起源、概况分散在大陆中小学的德育、地理课、历史课中,且内容浅显、零散,不成系统。此时将民族常识教育纳入公众教育体系,显然中国官方是对过往教育缺陷的一种完善。

  官方对这一课程的最终要求——形成“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基本认识,或许会被某些西方政治人士解读为政治课、意识形态课。但毋庸置疑,考量当前国内外情势,中国补“民族团结”课的确不是权宜之计。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乃至眼下中东、非洲动荡不定的局面,无不与未处理好民族问题有莫大干系。而回首2008年,“疆独”、“藏独”借北京举办奥运会之机,不断寻衅滋事,试图分裂中国,也制造了不少麻烦,如“3·14” 拉萨打砸抢事件,暴力干扰奥运圣火海外传递等。中国要稳定持续发展,自然尤需警惕民族问题发酵。

  遏制民族分裂,军警打击等硬性措施固然重要,但软性招数也不可少。要知道,民族常识教育长期不完整,事实上影响了中国的话语权,从而影响了国际合作打击的力度。尽管海内外华人一致谴责分裂行径,但不少人不懂历史、不知民族常识,只能谩骂而摆不出令人信服的证据,导致正当的爱国主义反遭误解,被西方视为激进的民族主义。

  如果这一民族团结的基石性课程得以顺利推行,假以时日,民族团结的意识必将深入人心,中国凝聚各民族共识也将更为容易,对社会发展形成强大的合力;而民众爱国主义也势必从自发走向自觉,从情绪走向理性,不再流于空洞而脆弱。

  当然,被官方称作“长期的战略任务”的民族团结教育,能否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不是简单根据年级不同分设课程、学时就能保障的。在应试教育欠难改变的大环境下,讲座性的专设课程能否获得师生足够重视?相关教材及教学手法是否深入浅出,避免步上大学政治课因晦涩而无人喜爱的后尘?都让人担心此项教育的最终效果。(钟海之)

编辑:刘雨生】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