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苹果日报:民进党两种路线都挫败——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台湾苹果日报:民进党两种路线都挫败
2009年02月11日 15: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2月11日电 台湾《苹果日报》11日刊出署名评论文章说,民进党建党之后,“群众路线”与“议会路线”并进,“群众路线”等于在耕耘,使支持民进党的民众增加,“议会路线”变成在收割。而在如今的台湾,民进党的“群众路线”衰微; “群众路线”式微之后,绿营的“议会路线”当然随之衰退。

  文章摘录如下:

  民进党中常会讨论增设社会运动部,将今年定位为社会运动年,结合民间力量,展现强而有力的监督机制。有人疑虑民进党又要回归街头运动,中常委许添财也呛声反对群众路线,他表示,一个政党不只是要消极的监督执政党,还要期待它取代无能的执政党。党主席蔡英文表示,社会运动年不等于街头运动年,增设社会运动部及网络部,是要结合社会各阶层、网络族的力量来制衡政府。

  民进党未建党以前,党外人士分成“议会路线”与“群众路线”两大体系,壁垒分明。走“议会路线”的人主张参与选举,透过公职人员改革“政府”,并使在野势力茁壮。主张“群众路线”的人认定,在野势力太薄弱,应该着重群众运动,以增强在野势力,若迷恋选举,即使参与选举的人全部当选,由于人数太少,在议会里还是起不了作用,所以鼓励推举多人参选,志不在当选,将选举当作群众运动的一部分。

  民进党建党之后,“群众路线”与“议会路线”并进,“群众路线”等于在耕耘,使支持民进党的民众增加,“议会路线”变成在收割,因为支持民众增加,在议会的势力当然提升,民进党因而逐渐茁壮。在“民主化”之后,“群众路线”衰微,连原来反对选举的人也纷纷投入选战。民进党执政之后,群众运动几乎消失,即使有议题,也没有抗争的对象。

  群众运动没着力点

  2000年至2004年是绿营气势鼎盛时期,2005年以后气势逐渐衰退,有人认定是放弃“群众路线”所造成,所以主张再走“群众路线”以吸收中性选民。他们认定纯绿与纯蓝的支持民众只占少数,多数民众没有既定立场,以前的群众运动吸收了没有既定立场的中性选民,才使民进党茁壮,执政后的民进党就是放弃“群众路线”才造成衰退,事实上这是严重的误会。

  以前的群众运动促使党外势力以及后来的民进党茁壮,是因为当时的国民党“政权”专制与腐化,才使群众路线有很大的空间。“民主化”之后,“群众路线”已逐渐失去着力点,演讲会也吸收不到听众。民进党高层或许还不知道,选举时的听众是动员来的,若不动员,连政治明星都难以吸收上百的听众。

  群众运动最主要的功效是挖执政党的疮疤,可是目前国、民两党的同构型相当高,绿营的群众运动只在凝聚深绿民众,没有能力吸收中性选民,对扩张政治版图毫无帮助。

  有不少人积极挖国民党以前年代的疮疤,可是能够影响的只是目睹过国民党早年表现的人,年轻一代并没有看到以前国民党的情况,绿营能影响的群众其年龄层逐年提升,绿营的势力当然衰退。有人过度迷信群众运动,忘了国、民两党同构型提升之后,决战点在于人脉。

  “群众路线”式微之后,绿营的“议会路线”当然随之衰退,而蓝营的气势就相对提升,主要的原因是在人脉方面蓝营远比绿营强。以前是民进党清廉,所以还有能力与国民党的人脉抗衡,目前两党的同构型提升,绿营当然要输给蓝营。有人天天骂国民党,可是选票还是投给国民党候选人,这是人脉的功效,国民党候选人与选民之间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改善形象吸收选民

  有政治资源就容易建立人脉,可是执政八年的民进党人脉方面并没有进步,难怪“议会路线”与“群众路线”一样,日趋萎缩,气势衰退是必然的。民进党要恢复气势,不是扩展人脉,就是建立国民党所没有的好形象,以吸收中性选民。(作者:陈茂雄 台湾中山大学教授)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